[实用新型]灭虫器的框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458.3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业昌;伍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业昌;伍冬松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翌春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虫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虫器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一般用于消灭苍蝇、蚊子等飞虫的灭虫器的框体部分的结构改进。
(二)背景技术
常用的灭虫器,包括框体1、装于框体开口处的防护网2、设于框体中央空腔处的诱虫灯3和高压电网4,高压电网下面一般还设有集虫盒5。其框体一般为矩形,包括上框、一下框和两侧框,材料一般选铝型材并结合绝缘的塑料。上、下框以及侧框为中空的,其端口用两上包角以及两下角座来封盖。同时,上包角、下角座可以对型材进行定位,特别是在框边由两条型材滑配组合而成时。
现有的上包角往往通过螺钉固定在框边上,装配难且螺钉外露不美观。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上包角自动锁定在上框与侧框之间的灭虫器的框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虫器的框体,包括一上框、一下框、两侧框、两上包角以及两下角座,两侧框固定于上框与下框之间而形成一矩形,上框和侧框是中空的,两上包角分别设于上框与侧框之间并封盖上框和侧框的端口,两下角座分别设于下框与侧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角的侧口内侧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卡口,上包角下口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卡口,上框端部伸入上包角侧口且其边缘塞入横向卡口,侧框上端伸入上包角下口且其边缘塞入竖向卡口。
由于横向卡口与竖同卡口相互限位,上包角被上框和侧框卡住定位,不用再装固定螺钉。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侧框由内侧的基板和外侧的面板构成,基板与上、下框分别联接固定,面板可上下滑移的装配在基板上,面板上端伸入上包角下口且边缘塞入竖向卡口,下角座侧面具有与下框相匹配的卡口,下框端部插入下角座卡口而结合定位,下角座与面板固定联接在一起而将面板锁定。
所述基板前后两侧设有定位边,面板前后两侧设有与定位边对应扣合的弯折边,面板从基板一端套入,弯折边绕过定位边与定位边靠内一侧相抵,面板内壁的凸条与基板靠外一侧相抵。
装配上包角时,先将侧框的基板与上、下框固定;再将上包角套在上框上,上框端部边缘塞入横向卡口;然后在基板上装面板,面板可沿基板上下滑移,将面板向上插入上包角下口,面板上边缘塞入竖向卡口,而使上包角固定;最后用螺钉将套在下框上的下角座与面板固定在一起,使面板无法向下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框体。
所述上包角包括上壁和半包围的侧壁,上壁和侧壁两端内侧成形有横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末端留有横向卡口,侧壁中段内侧成形有竖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末端留有竖向卡口。
所述上包角上壁设有五条横向加强筋,侧壁两端分别设有两条横向加强筋,侧壁中段设有五条竖向加强筋。
所述上包角侧壁两端最下沿分别设有一条横向加强筋,所述上框下壁面设有对应的两条开口向下的横向凹槽,该横向加强筋末端塞于横向凹槽一端。这种配合可以使上包角与上框结合得更牢固。
所述上包角的侧壁呈半圆形,所述侧框的面板呈弧形。
所述上框由槽形板和面盖构成,槽形板两端分别与两基板固定在一起,槽形板的两上边沿成形有导轨,面盖两长边也设有导轨卡槽,导轨从导轨卡槽一端贯入而将面盖与槽形板合并成中空的上框。
所述上框的槽形板的槽底设有C形导轨,所述两侧框的基板上端开有穿孔,螺钉穿过穿孔并螺固于C形导轨端部而将两基板与槽形板固定。
所述侧框面板内壁的凸条与基板接触处为C形管,所述下角座的底面开有透孔,螺钉穿过透孔并螺固于面板的C形管端部而将下角座与面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装配方便,外形美观,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图1、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两个立体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5是槽形板16、面板14和上包角11组合状态的两个立体图;
图6、7、8是上包角11的三个立体图;
图9是下角座12的立体图;
图10是槽形板16的立体图;
图11是槽形板16的断面图;
图12是面盖17的断面图;
图13是基板13的断面图;
图14是基板13的立体图;
图15是下框15与下角座12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16是下框15的断面图;
图17是面板14的断面图;
图18是面板14的立体图;
图19是基板13与面板14组合状态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业昌;伍冬松,未经何业昌;伍冬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电解电容长寿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 下一篇:一种高速粒子图像测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