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齿支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623.3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成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彩云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20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齿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或护理口腔内组织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牙齿支撑器。
背景技术
现在在医院或者诊所看病就医,如果是直接涉及到口腔内组织的病症,如牙齿疼痛、舌头疼痛、扁桃体发炎、口腔溃疡等,患者都要将嘴张开,让医生或者护士判断、了解病情;还有一些并不直接涉及到口腔内组织但可以通过舌头了解一定病情的的病症,如肠胃功能不佳、肝胆疾病等,医生或护士也会要求患者将嘴张开看看。大家知道,将嘴短时间张开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时间稍微长点,大家就会觉得难受,会自然的将嘴闭合,这样就会妨碍医生或者护士判断了解病情;特别是针对牙齿的治疗或护理,需要将嘴张开的时间就更长了,否则治疗或护理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但目前似乎没有一个有效的而简便的手段来解决使口腔张开,以便医生或者护士判断了解病情,继而进行治疗或护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牙齿支撑器,能够有效的而简便的解决使口腔张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牙齿支撑器,包括一梯形片状基板,在所述基板的一侧生成一对呈八字形的横梁,呈八字形的两所述横梁的靠拢端靠近所述基板的上底边设置。
所述基板为具有凸面和凹面的三维曲面,曲面形状与人体牙齿上下牙床外侧面相适应。
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基板凹面一侧。
所述横梁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横梁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防滑挡板。
在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安全拉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一与人体牙齿上下牙床外侧面相适应的梯形片状基板上的一对呈八字形的横梁组成一个简易牙齿支撑器;所述牙齿支撑器放置于患者口腔一侧时,呈梯形片状的所述基板位于患者牙齿上下牙床外侧面,一对呈八字形的横梁与患者张开的上下牙齿对应接触。因为固定于基板上的呈八字形的横梁与人张开的嘴的形状基本一致,当所述牙齿支撑器放置于患者口腔中时,人的嘴就会被轻易的支撑开,而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方便医生或者护士对患者的口腔内组织进行观察或者进行相应处理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牙齿支撑器,包括一形状与人体牙齿上下牙床外侧面相适应的梯形片状基板1,形成具有凸面11和凹面12的梯形片状三维曲面,在所述基板1的凹面12一侧生成一对呈八字形的横梁2,呈八字形的两所述横梁2的靠拢端靠近梯形片状所述基板1的上底边设置,分离端靠近梯形片状所述基板1的下底边设置。呈八字形的两所述横梁2外侧与所述基板1的相交线3完全落入所述基板1内。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横梁2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防滑齿4。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横梁2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防滑挡板5,所述防滑挡板5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滑齿4的高度。从整体上看,所述牙齿支撑器大致呈一立体的“∏”形。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基板1上靠近下底边中部还设有一安全拉手6,所述安全拉手6为一条状物,可以是绳子、塑料条等,长度在3厘米以上。可以在治疗或护理完成后,方便将所述牙齿支撑器从口腔中取出。
上述牙齿支撑器放置于患者口腔一侧时,呈梯形片状的所述基板位于患者牙齿上下牙床外侧面,一对呈八字形的横梁与患者张开的上下牙齿对应接触。因为固定于基板上的呈八字形的横梁与人张开的嘴的形状基本一致,当所述牙齿支撑器放置于患者口腔中时,人的嘴就会被轻易的支撑开,而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方便医生或者护士对患者的口腔内组织进行观察或者进行相应处理了。防滑齿和防滑挡板的应用使牙齿与牙齿支撑器的接触更加稳固;安全拉手的设计使得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便捷。
本实用新型以上所举实施例不能够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变形和实施方式,如为了增强所述支撑器局部的刚性或硬度,可以在横梁和基板中部内设置硬质强化层、所述基板的形状可以是普通的梯形片状平面体等。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作出显而易见的改变或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彩云,未经邓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导电流体粉末三层玻璃管式臭氧发生装置
- 下一篇:复合式客车车身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