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854.2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廖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淑斌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4;A61L9/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子荣;万翌春 |
地址: | 528312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蚊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并杀死蚊虫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灭蚊器。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蚊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一般是这样的,在灭蚊器内安装有用于引诱蚊虫的诱蚊灯和用于杀死蚊子的高压电网,当蚊子被诱蚊灯诱入灭蚊器内并撞上高压电网时,蚊子即被击毙。另外,为了主动吸入蚊虫,其内还设有风扇产生气流吸入蚊虫,例如中国专利03224681.1(申请号)所公开的一种灭蚊器。但是,由于现有灭蚊器在杀死蚊虫的过程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且气流中带有病菌,所以,现有灭蚊器将气流直接排放易将空气污染。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能清除在灭蚊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异味以及杀死气流中的致病细菌的灭蚊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蚊器,包括外壳、诱蚊灯、高压电网和风扇,外壳上设有蚊虫飞入口和出风口,诱蚊灯、高压电网和风扇设于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内设有杀菌灯。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杀菌灯是紫外线杀菌灯。
所述杀菌灯位于风扇与出风口之间。
所述诱蚊灯和高压电网设于外壳内腔的前半部,诱蚊灯位于高压电网与外壳前侧的蚊虫飞入口之间,所述风扇和杀菌灯设于外壳内腔的后半部,杀菌灯在风扇上方,所述出风口位于外壳上侧。
所述杀菌灯的照射方向与风扇所产生气流方向垂直。所述杀菌灯照向外壳后侧的背板。这种结构可以达到既能充分杀菌,又不向外散发有害光线的功能。
所述杀菌灯配有灯罩,灯罩呈半框形,开口朝着背板。
所述风扇是离心风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在气流的下游,利用杀菌灯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可以消除异味,也可以杀死空气中漂浮的、以蚊虫作为媒介的病菌,从而防止人和家畜由于病菌造成的感染。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卫生、环保,应用范围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灭蚊器,包括外壳1、诱蚊灯2、高压电网3和风扇4,外壳1上设有蚊虫飞入口11和出风口12,诱蚊灯2、高压电网3和风扇4设于外壳1内腔,所述外壳1内设有杀菌灯5。
所述杀菌灯5是紫外线杀菌灯。
所述杀菌灯5位于风扇4与出风口12之间。
所述诱蚊灯2和高压电网3设于外壳1内腔的前半部,诱蚊灯2位于高压电网3与外壳1前侧的蚊虫飞入口11之间,所述风扇4和杀菌灯5设于外壳1内腔的后半部,杀菌灯5在风扇4上方,所述出风口12位于外壳1上侧。
所述杀菌灯5的照射方向与风扇4所产生气流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垂直。所述杀菌灯5照向外壳1后侧的背板13。
所述风扇4是离心风扇。
所述高压电网3的下方设有接蚊盒6。也可以不装此接蚊盒。
外壳1包括由若干型材构成的框体,框体前侧设有防护网9,后侧装有背板13。诱蚊灯2和高压电网3处于外壳1上框15底壁前侧、防护网9和外壳1下框14顶壁前侧的半包围中(内腔的前半部)。风扇4处于外壳1上框15底壁后侧、背板13和外壳1下框顶壁后侧的半包围中(内腔的后半部)。上框底壁前侧是完整的实板,后侧是空的而成为过气通道。下框14上装配有接蚊盒6,下框顶壁前侧为网格状以供蚊虫漏过进入接蚊盒6,后侧是完整的实板。出风口12开设在上框顶壁。风扇4产生的气流经上框后侧的过气通道而从出风口12排出。杀菌灯5靠近上框底壁以及过气通道内侧,杀菌灯5配有灯罩8,灯罩8呈半框形,开口朝着背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淑斌,未经廖淑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丝机专用移动架
- 下一篇:燃气轮机变频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