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632.0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涛 |
主分类号: | G09F19/00 | 分类号: | G09F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9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的广告气模,特别涉及一种体积巨大的广告用充气模型。
背景技术
在现在技术中,充分模型用作户外广告是一种很普通的宣传方式,但如果将一个体积巨大的气模使其达到一个四周方角平面美观安全可靠的效果就不容易。一般的充气模型是由气囊及由鼓风机吹入气体后形成软体形状,但充分模型不能达到方角、平角,即广告画面不平整,而且也不能在充气物体上展示平直的广告画面;又由于在户外,使用体积巨大的充气模型因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当遇上强风天气时会有随时吹倒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角、平直挺拔、能展示有方角平面的广告画和安全可靠的充气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可充入气体的充气气囊,在气囊上设有可与充气装置相通的进风口及可放出气囊内气体的放气口,在气囊内设有横直拉筋条,横直拉筋条可以做成两侧是封闭前后上下为空的结构,或者四周是封闭中间为空的结构,或者一面为空的其他面封闭的结构,将气模外形成为一个平面方角的充气模型墙。横直拉筋条为轻质材料制成的布条或尼龙条或塑料条,使用时不至于增加升降重量,便于充气模型的升降。
上述气囊上设有与挂画布相连接的拉链,使画布的四周与气囊四周紧密连接,使画布紧贴附在气囊上,从而使其达到平面方角的效果,增强广告效应。
在气囊外设有风速测量仪,能即时预测外界的风力,当达到预定的风力时,充气模型会即时关闭进风口同时打开放气口,将气模内空气排出,缓慢的自动放下气模,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保护气模不被破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气囊上设有使其与地面相连的斜拉绳线,在斜拉绳线上装有与充气装置电连接的闭环保护电路,当任意一条斜拉绳线出现断开,闭环保护电路随即触发主控板,主控板即指令鼓风机停止工作,放气口也同时缓慢开启排放空气,气体模型将安全着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直拉筋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直拉筋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直拉筋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气模型,包括有可充入气体的充气气囊1,在气囊1上设有可与充气装置相通的进风口2及可放出气囊1内气体的放气口3,在气囊1内设有横直拉筋条4。
如图2所示,横直拉筋条4可以做成两侧是封闭的,前后上下均不封闭的结构;如图3所示,横直拉筋条4还可以做成四周是封闭的,中间为空的结构;如图4所示,横直拉筋条4还可以为一面为空的,其他各面为封闭的结构。当气囊1充气后,通过拉筋条4的上下左右对拉,这样可使充气模型外观达到有方角,平直的效果。横直拉筋条4为轻质材料制成的布条或尼龙条或塑料条,使用时不至于增加升降重量,便于充气模型的升降。
在气囊1上设有与需挂画布相连接的拉链5,通过拉链5使画布的四周与气囊1紧密连接,使画布均匀地贴附在气囊1上,即可使所挂的画布任意一个角度都能展示方角,平面的效果,有着极强的可观性,增强了广告效应。
如图1所示,在气囊1外还设有风速测量仪,能即时预测外界的风力,当达到预定的风力时,充气模型会即时关闭进风口2,及时打开放风口3,将气模内空气排出,自动放下气模,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保护气模不被破坏。
如图1所示,在气囊1上还可以设有与地面相连的若干条斜拉绳线6,能使充气模型相对稳定在地面上方,在斜拉绳线6上装有与充气装置电连接的闭环保护电路7,设置该闭环保护电路7可以使得任何一条斜拉绳线6突然断开时,闭环保护电路7随即触发充气装置的主控板,主控板可以指令充气装置的风机停止工作,关闭进风口2,他是,充气装置的主控板控制放气口3闸门缓慢开启,将气囊1内的气体排出,使其平稳着地,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当意外发生时即时的保护气模不被破坏,延长充气模型的使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涛,未经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