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灶余热回收节能系统及水位控制隔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7487.4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洪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20;F28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9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灶 余热 回收 节能 系统 水位 控制 隔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余热回收节能系统,以及用于该炉灶余热回收节能系统中的水位控制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酒店、宾馆等大的餐饮场所,需要多灶头的灶炉长时间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灶炉的火量都很大,这就使得大量的热能通过灶炉上的烟道排出,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使得厨房的温度很高让人难以忍受;另一方面,大量的热/开水还需要另外用灶炉或用电来烧开。若是能利用灶炉的余热来烧热/开水,既节约能源,又能使厨房降温而使工作人员更舒适。就此,申请人于2004年8月24日提交了名称为“回收灶炉余热的开水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420083269.2)并于2005年8月31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公告号为CN2722127),该回收灶炉余热的开水装置在灶炉的烟道出口设置有热交换器,将所述热交换器与循环加热水箱及热水泵通过循环加热水管相连通,热交换器便可将加入循环加热水箱中的自来水加热直至烧开,通过出水管将烧开的开水流入开水储存箱中,并随时从开水储存箱上的开水出口流出来应用,但根据实际的需要,其循环加热水箱一般设置得都比较大,这就使用得此装置存在一些缺陷,即水达到需求温度的时间比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很快得到需求温度的热水的炉灶余热回收节能系统,以及用于该炉灶余热回收节能系统中的水位控制隔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炉灶烟道出口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水箱、保温热水箱、水位控制隔热装置,所述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水源相连接,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浮子阀,所述水箱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所述水位控制隔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所述热交换器通过热水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所述热水箱内设有浮子阀,所述热水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热水流量控制阀,所述水位控制装置处于所述水箱下方且控制水位高于所述热交换器及所述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一端连通所述热水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水箱内水位上部,所述蒸汽管上设置有蒸汽阀和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旁管和蒸汽箱,所述蒸汽旁管一端连通所述蒸汽管、另一端连通所述蒸汽箱,所述蒸汽旁管上设置有蒸汽阀。
所述热交换器可采用桶状结构,其桶的内部设有贯通两端面的蜂窝状连通管。
所述热交换器也可采用盘成螺旋状的水管,所述水管在螺旋的径向有间隔。
所述热交换器还可是由若干间隔设置板块状小水箱构成,所述小水箱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用于炉灶余热回收节能系统中的水位控制隔热装置包括壳体、浮球、锥形阀、阀杆、若干设有导向孔的导向杆、挡板,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杆穿过所述导向孔,其上端与所述锥形阀相连接、下端与所述浮球相连接,所述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阀杆上且处于所述导向杆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位控制隔热装置,所述水位控制隔热装置设置于连接水箱与热交换器的出水管上,所述水位控制装置处于所述水箱下方且控制水位高于所述热交换器及保温热水箱,可控制进入热交换器的水位在充满所述热交换器后的略高处,即控制此阶段所需加热的水量较少,所以得到需求温度的热水的速度很快;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一端连通热水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水箱内水位上部,可以利用热交换器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将所述水箱中的水预热,从而能在下一阶段更快的得到需求温度的热水;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旁管和蒸汽箱,所述蒸汽旁管一端连通所述蒸汽管、另一端连通所述蒸汽箱,所以可以利用热交换器加热后产生的蒸汽来给餐具进行消毒或蒸熟食品,使炉灶余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水位控制隔热装置包括有壳体、浮球、锥形阀、阀杆、若干设有导向孔的导向杆、挡板,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进入水位控制隔热装置,再由出水口流出供给热交换器,当热交换器中充满水且水位继续上升时,所述浮球便会上升,带动锥形阀上升而堵住进水口,从而使水箱中的水与热交换器中的水相隔开来,达到隔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热交换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热交换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洪,未经彭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起升桥吊尾部倾转挂舱装置
- 下一篇:自选式洗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