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药生物降解显影微球型血管栓塞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7297.2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芳;周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芳;周泰立 |
主分类号: | A61L31/18 | 分类号: | A61L31/18;A61L31/16;A61L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6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显影 微球型 血管 栓塞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栓塞材料,特别是一种含药生物降解显影微球型血管栓塞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介入用血管栓塞材料,主要有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微球、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手术线、不锈钢弹簧圈、铂金微弹簧圈、可脱性球囊、氰基丙烯酸(Cyanoacrylates)、脱水乙醇、碘化油、鱼肝油酸钠等。在临床使用中弹簧钢圈、手术线、明胶海绵在栓堵大血管时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因侧支循环的建立而影响长期疗效。液态栓塞剂如氰基丙烯酸(Cyanoacrylates)、脱水乙醇、碘化油、鱼肝油酸钠在临床操作时易发生误栓、操作难度大。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海藻酸钠微球及明胶海绵、手术线等在X光下不可见,难以观察栓塞部位。此外,这些介入用的血管栓塞材料仅起到堵塞肿瘤的供血血管的作用,使肿瘤组织得不到充分的血供,从而达到让肿瘤组织萎缩凋亡的目的。由于肿瘤组织的血管发达,通常在主要供血血管被栓塞后,毛细血管又发育长大,变成肿瘤组织新的主要供血血管,影响了血管栓塞介入治疗的疗效。为此,本发明人与周星等在中国专利ZL02135020.5中首次公开了在栓塞材料中添加抗肿瘤药物的技术方案,李新建等人在中国发明申请200410074464.3中公开了一种含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海藻酸钠微球作为血管栓塞材料,其目的在于在栓塞肿瘤组织血管的同时,通过抗肿瘤药物的释放,同时起到靶向治疗的目的。但现有技术已经公开的这些含抗肿瘤药物的血管栓塞材料,在X光下是不可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较理想的介入用血管栓塞材料,特别是末稍血管栓塞剂或末稍血管栓塞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含有抗肿瘤药物,在栓塞肿瘤组织血管的同时,通过抗肿瘤药物的释放,同时还起到靶向治疗的目的;X光下可视性好的,便于观察栓塞部位,有效地避免了误栓;具有生物降解性能,栓塞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降解,防止对器官的过度损伤;非铁磁性,栓塞后能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比重适中,能在血液中悬浮,能随血液的流动向末稍血管漂移,便于在血管中沉积、栓塞,不易返流,定位性好;微球的直径可以控制;产品价格便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含药生物降解显影微球型血管栓塞材料,含有抗肿瘤药物物、具有生物降解性能、X射线下可视、能随血液的流动向末稍血管漂移、价格便宜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含药生物降解显影微球型血管栓塞材料,所述一种含药生物降解显影微球型血管栓塞材料由能在血管中植入的生物降解材料、不透X射线的显影材料和抗肿瘤药物组成,生物降解材料包裹显影材料及抗肿瘤药物形成颗粒结构。
所述生物降解材料指: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乳酸聚醚共聚物,聚己内酯,聚己内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醚-聚丙交酯共聚物,聚(乙交酯-聚丙交酯)共聚物,乙交酯-L-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内酯聚乙交酯共聚物和其它脂肪酸聚内酯共聚物,以及胶朊、甲壳素、壳聚糖、明胶或藻酸盐天然高分子物质或以上各种物料的共混物或其衍生物。
所述显影材料包含有血管造影剂的有效显影成份。
进一步,所述血管造影剂的有效显影成份至少包含下列材料中的一种: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经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剩余物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苯六醇(Iohexol)或碘普罗胺(Iopromide)或碘必乐(Iopamidol)经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剩余物质;非离子型二聚体碘曲仑(Iotrolan)经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剩余物质。
所述抗肿瘤药物(3)选自:卡铂(Carboplatin)、顺铂(Cisplatin)、泰素(Paclitaxel)、泰素蒂(Docetaxel)、草酸铂(Oxaliplatin)、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阿霉素(Doxorubicin)、阿霉素脂质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表阿霉素(Epirubicin)、拓朴替康(Topotecan)、伊利替康(Irinotecan)、鬼臼乙甙(Etoposide,or VP-16)、平阳霉素(Bleomycin)、氟脲嘧啶(Fluorouracil)、键泽(Gemcitab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更生霉素(Actinomycin)、紫杉醇(Paclitaxol,Taxol),或者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共混物,或者以上药物的其衍生物及衍生物的共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芳;周泰立,未经李艳芳;周泰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