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镶嵌缸套的发动机缸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237.9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倪伟;朱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镶嵌 发动机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发动机缸体,更具体地说是被铝合金材质完全包围的镶嵌式缸套的发动机缸体。
背景技术
气缸的工作表面与高温、高压燃气接触,并且活塞在其中作高速往复运动,同时还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因此对于气缸的材料要求不仅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耐磨性能,质量要轻。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广泛采用在气缸体内镶入气缸套的结构形式,以气缸套形成气缸工作表面,气缸套可以采用耐磨性能较好的合金铸铁或合金钢制造,气缸其余部分则采用成本较低铝合金制造形成气缸体。
目前,发动气缸套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定位:第一种为压入式,即对气缸套施加压力使其套入已经加工完成的气缸体当中,这种定位方式,缸套与缸体结合不好,两种材料之间很难保证完全接触(即无缝隙),使得导热性变差;另一种为铸入式,即将气缸套放到气缸体浇注的芯盒当中,然后再浇铸铝合金气缸体。在成形的气缸中,缸套上端面是与缸体同时成形的铝合金端面,铝合金端面与缸套内径相同。但是,这种结构形式极易在对缸套进行珩磨时,珩磨头将铝合金端面的内孔刮伤,导致缸体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使缸套在缸体内得到很好定位,又能保证在对缸套进行镗孔时,珩磨头不会损伤铝合金端面,从而保证缸体不受损的镶嵌缸套的发动机缸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缸套在缸体内镶嵌的结构形式,缸体在缸套的顶部端面形成顶部凸肩,所述顶部凸肩的内径大于缸套的孔径,形成顶部凸肩在缸套的顶部端面上的退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缸体在缸套的底部端面上形成底部凸肩。
缸体是以铝合金为材质的铸造件,其顶部凸肩及底部凸肩与缸体为一体化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的顶部凸肩在缸套的顶部端面形成退台,既能起到对于缸套轴向定位的作用,由可以保护在对缸套进行镗孔时,不会将凸肩部位的内孔壁刮伤,保证缸体不受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部凸肩对缸套进行承托,在粗镗缸孔时,可以有效地保护缸套底部不崩材料。
3、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壳体,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性能;另一方面,易于通过铸造的形式形成一体化的顶部凸肩和底部凸肩,以及完成缸套与缸体间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缸套、2缸体、3凸肩、4退台、5底部凸肩。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采用缸套1在缸体2内镶嵌的结构形式,缸体2在缸套1的顶部端面形成顶部凸肩3,顶部凸肩3的内径大于缸套1的孔径,形成顶部凸肩3在缸套1的顶部端面上的退台4。这种形式可以有效保证镗孔时不损伤顶部凸肩3的内孔。不仅如此,通过在缸套1的顶部端面上设置以铝合金为材质的顶部凸肩3,可以使对于上端面的加工不再受到缸套硬质材料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减少刀具磨损。
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在镗缸孔时能有效地保护缸套底部不崩材料,是以缸体2在缸套1的底部端面上形成底部凸肩5,底部凸肩5的直径不大于缸套1的直径,这样使得缸套1承托在底部凸肩5上,这一结构使缸体对于缸套形成了半包围结构,两者间的配套稳定牢固。
具体实施中,缸体2是以铝合金为材质的铸造件,其顶部凸肩3及底部凸肩5与缸体2为一体化结构。这种材质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品重量、保证缸体在强度和刚度上的性能要求,便于铸造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剂调节部件和显影装置
- 下一篇:溅射靶、透明导电膜及透明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