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刹锁防尘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071.0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任万如;王峻;颜少平;陈如山;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万如;王峻 |
主分类号: | B62H5/18 | 分类号: | B62H5/18;E05B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鸥 |
地址: | 225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刹锁 防尘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锁防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与自行车、电动车车刹相结合的车闸锁用防尘盖。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车闸锁是在各种车闸的基础上增加了锁的功能,因而安装在车上的位置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沾染泥浆灰尘,从而会影响锁车和刹车功能。为此,都在车锁上安装了各种防尘罩,但这些防尘罩都存在着封闭性能不好和操作性能差的缺点,通常总留有一个小孔或缝隙,雨水、灰尘都很容易地从这些孔、隙中进入车锁中,堵塞或腐蚀锁芯,使之不能正常锁或开;有的一震动,则防尘罩由于不牢固就脱落,起不到防尘作用;有的在打开时,一下子翻转过去,受力较大,次数一多就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闸锁的新型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车刹锁防尘盖,防尘盖下端是转轴孔,转轴孔与锁体上一侧的左立耳、右立耳连接,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转轴中依次设置空心凹轮、空心凸轮、弹簧,固定销穿过空心凹轮、空心凸轮、弹簧的空心部位,空心凹轮与空心凸轮凹、凸交错啮合,空心凹轮尾部呈非圆形结构,与左立耳的非圆形结构匹配,空心凸轮尾部也是非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加强了防尘盖的密封性,同时操作简便,翻转的幅度可达180度,尤其是和各种车闸锁的配套使用,能大大延长车闸锁的使用寿命,也给消费者带来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锁体1上端一侧设置左立耳2、右立耳3,左立耳2和右立耳3均为空心,可装配固定销4;防尘盖5前下端是转轴孔6,其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空心凹轮7、空心凸轮8、弹簧9;空心凹轮7尾部是非圆形结构,与左立耳2的非圆形结构大小匹配,即空心凹轮7尾部插入左立耳2后就不可转动,只要不能转动,其它结构都可以,即只要不是圆形结构即可;空心凹轮7前部是有凹有凸,空心凸轮8的前部也是有凹有凸,与空心凹轮7匹配,可互相交错啮合在一起;空心凸轮8的尾部也是非圆形结构,放在转轴孔6内,不能与转轴孔6产生相对运动,只能在转轴孔6内作前后(水平)移动;弹簧9一端顶在空心凸轮8的尾部上,另一端顶在右立耳3上;转轴孔6嵌入左立耳2和右立耳3之间,插入固定销4,固定销4依次从左立耳2、空心凹轮7、空心凸轮8和弹簧9的空心处穿过,直至右立耳3中,从而将转轴孔6与锁体1转动连接。
当需要锁车时(假设原先防尘盖5是合上的),先将防尘盖5轻轻掀起,此时转轴孔6向外作弧形转动;因为左立耳2、空心凹轮7固定不动,所以转轴孔6与空心凹轮7之间有相对转动,即转轴孔6围绕空心凹轮7转动;而又由于空心凸轮8尾部是非圆结构,又在转轴孔6内,使得转轴孔6不能围绕空心凸轮8转动,二者之间无相对运动,转轴孔6只能带着空心凸轮8一起转动;此时,空心凹轮7不转动,而空心凸轮8转动,使得原先二者啮合的状态受到破坏,二者分离;又因为空心凸轮8尾部顶着弹簧9,可以克服弹簧9的弹力在转轴孔6内作水平移动,所以空心凸轮8向后克服弹簧9压力而平移,脱离与空心凹轮7的啮合,防尘盖5被打开。
当将防尘盖5合上时,空心凸轮8随着转轴孔6的转动回到原位,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又与空心凹轮7重新啮合,此时防尘盖5处于相对不能转动的情形,从而使防尘盖5并不会因受到震动而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万如;王峻,未经任万如;王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歧管
- 下一篇:用于吸热引擎的可燃气体供应装置的电磁阀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