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落可供氧口咽通气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701.2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供氧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咽通气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口咽通气道在实际应用时一般是用胶带将其固定在病人的面部,但是这样经常出现口咽通气道从病人口中脱落的情况,且进行供氧操作时,都是将供氧管直接放在口咽通气道的通气管道口,供氧效果很不好,也很容易掉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供氧效果好的防脱落可供氧口咽通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防脱落可供氧口咽通气道,包括口咽通气道1,口咽通气道1为一弯曲成弧形的通气管道,其上端管口四周设有挡板2,其特征是所述的口咽通气道1的通气管道由空气通道3和氧气通道4组成,口咽通气道1上端的挡板2上连有固定带5。
所述的空气通道3和氧气通道4为在口咽通气道1的空气通道中设置搁板6分隔而成,氧气通道4管径小于空气通道3,搁板6的靠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的氧气通道4的上端设有接氧头7,接氧头7的开口方向开向与口咽通气道1通气管道弯曲方向相对的方向。
所述的挡板2上设有两个固定孔8,两根固定带5均为一端连接到固定孔8中,另一端头上设置有尼龙子母扣,用于两根固定带5的扣合。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可防止病人在进行输氧操作时口中的口咽通气道脱落,供氧效果好,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形状与目前现有的口咽通气道相同,材料也采用相同的材料。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口咽通气道1的挡板2上开了两个固定孔8,两个固定孔8开在挡板2的靠两侧,两根固定带5的一端分别穿装在这两个固定孔8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或直接将两根固定带5从病人的头部后部相系紧,或在固定带5的端头设置如尼龙子母之类的搭扣,通过扣合使两根固定5相固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病人的口中而不会脱落。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口咽通气道的通气通道中设置了搁板6,它可为与口咽通气道1及挡板2一体注塑成型。搁板6将原有口咽通气道的通气通道分隔成空气通道3和氧气通道4,氧气通道4的管道直径小于空气通道3,并在搁板6的靠底部开设多个透气孔,氧气通道4中的氧气可以通过这些透气孔进入人体,这样既可保证病人的正常呼吸,也能保证供氧效果。氧气通道4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氧接头7,用来连接输氧管,为了使用方便,接氧头7的开口方向开向与口咽通气道1通气管道弯曲方向相对的方向,在进行供氧操作时方便输氧管从病人的头部上方接到氧接头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罐中清洁型搅拌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儿童益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