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485.1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元;康东正;苗运江;李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53/00;E02F3/88;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2111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吸式 沉积物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尤其适用于矿井井下水仓的沉积物的清理。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水仓的清理是困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制约因素,目前多为人工进行,井下水仓环境恶劣、空间狭窄,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近年来,人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开发制造了各种机械清挖水仓的方法和工具,提高了清理的速度,但仍然存在需要水仓停止工作才能清理,或采用主副水仓轮流工作,轮流清理,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致使矿井井下水仓清理的技术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该收集器可潜行于矿井井下水仓底部,在机械动力的作用下,自动清理水仓沉积物,能实现循环水仓在不停运情况下把水仓中的水和沉积物实时有效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它主要由泵车,设在泵车上的连有沉积物排出管道的泥浆泵构成,泵车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呈喇叭口状的左右沉积物收集器,并设有连接为一体的左右封闭门,左右封闭门上分别设有牵引挂钩。
所述的呈喇叭口状的左右沉积物收集器上方分别设有探测传感器,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专门用于矿井井下水仓清理固体沉积物,将其置于设定的轨道上,潜行于矿井井下水仓中,收集、处理水仓中的固体沉积物,通过沉积物排出管道将沉积物方便运输到井上,实现在水仓正常工作情况下将水仓中的煤水或其他沉积物和水的实时动态分离,保证水仓有效容积不变。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清理速度快,不受水仓工作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井下水仓清理的技术难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左牵引挂钩,2-左封闭门,3-沉积物左收集器,4-沉积物排出管道,5-泥浆泵,6-泵车,7-探测传感器,8-沉积物右收集器,9-右牵引挂钩,10-右封闭门,11-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沉积物收集器,主要由泵车6和泥浆泵5构成,泥浆泵5安放在泵车6上,其上连有沉积物排出管道4,泵车6下方有四个沿轨道运行的滚轮,泵车6的左右两侧设有呈喇叭口状的左收集器3和右收集器8,并设有连接为一体的左封闭门2和右封闭门10,喇叭型收集器3和8铰接在泵车6上;左右封闭门2、10上分别设有左牵引挂钩1和右牵引挂钩9,当左牵引挂钩1被牵引时,左封闭门2被打开,右封闭门10闭合;当右牵引挂钩9被牵引时,右封闭门10被打开,左封闭门2闭合。呈喇叭口状的左右沉积物收集器3、8上方分别设有探测传感器7,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水仓运行的导向轮11。当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水仓导轨作往复潜行时,探测传感器7探测固体沉积物的存量,并将收集水仓中的固体沉积物经泥浆泵5及时输出水仓。
工作原理:泵吸式沉积物收集器工作时潜于水仓底部,由钢丝绳牵引,沿铺设在水仓底部(包括弯道和斜坡)的轨道和沉积槽作往复、缓慢行走,通过传感器7探测沉积物量,根据沉积物量调节选择输送泵的流量及泵车的运行方向和速度。泵车6沿轨道自动连续运行,泵车6上的收集器3处安装的封闭门2通过左右牵引方向控制左右封闭门2、10的打开与关闭,同时将水仓内固体沉积物集中到收集器3中,再由泥浆泵5抽吸,经沉积物排出管道4送出仓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数控回转台铣床
- 下一篇:气动工具自动停止的传动装置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