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房屋檐口排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3676.4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四清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E04D1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47118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 檐口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房屋檐口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件事情,住,理所当然指的是住房,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对于住房的要求已不再是仅仅能遮风挡雨,人们不仅要求住房稳固、舒适,更要求住房美观、具有特色。对于房屋的屋面而言,排水系统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决定整个房屋是否实用和美观,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檐口部位留出排水沟,也叫做天沟,然后在天沟的某个部位连通PVC管,PVC管从屋顶顺着墙面延伸到墙根处,这种排水系统所存在的弊端是,排水管经风吹日晒易老化、断裂;天沟里若有杂物(例如树叶等)不易清扫,还会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房屋檐口排水系统,采用这种排水系统,不存在管道老化的问题,也不存在管道堵塞的问题,还能使得屋面的排水更为顺畅,整个房屋看起来更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排水系统包括铺设于房屋天沟上的排水瓦和与房屋天沟相连通的落水通道;
所述排水瓦为中空且上下贯通的斗状结构,瓦体下口与房屋天沟连通,在瓦体上设有带通孔的盖片,所述通孔与瓦体内的空腔连通;
所述落水通道由上下贯通的中空墙体构成,墙体顶部进水口与房屋天沟相连通,墙体底部的侧面设有出水口。
所述盖片与所述排水瓦或为分体式结构或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墙体由中空的砖垒砌构成,砖体的底部设有凸起,砖体的顶部设有能与所述凸起相嵌插连接的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在房屋天沟上铺设排水瓦,排水瓦上设有带通孔的盖片,不仅使屋面更为美观,也能起到过滤的作用,杂物不会堵塞排水通道。
2、本实用新型的落水通道由中空的墙体构成,代替了现有技术的PVC管,不存在老化、脱落的问题,且落水通道与墙体合而为一、浑然一体,既美观又经久耐用。
3、砖体的底部设有凸起,与另一块砖顶部的凹口相嵌插连接,所垒砌的墙体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瓦的主视图。
图2是排水瓦的俯视图。
图3是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盖片与排水瓦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是落水通道的主视图。
图6是构成落水通道的砖体的主视图。
图7是构成落水通道的砖体的俯视图。
图8是窝形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排水瓦,2、落水通道,3、盖片,4、通孔,5进水口,6、出水口,7、凸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8,本实施例的房屋檐口排水系统,包括铺设于房屋天沟上的排水瓦1和与房屋天沟相连通的落水通道2,所述排水瓦1为中空且上下贯通的斗状结构,瓦体下口与房屋天沟连通,在瓦体上设有带通孔4的盖片3,所述通孔4与瓦体内的空腔连通,盖片3起到过滤的作用,在排水时可将落叶等杂物阻挡在盖片上,便于清理。具体实施时,盖片3与排水瓦1可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式结构,排水瓦1的大小可根据房屋天沟的宽度和深度来设定,以排水瓦的上端口平齐于房屋天沟为宜。所述落水通道2由上下贯通的中空墙体构成,墙体由中空的砖垒砌构成,该墙体与房屋的墙体合而为一,浑然一体。所述砖体的底部设有凸起7,砖体的顶部设有能与所述凸起7相嵌插连接的凹口,这样垒砌的墙体更为牢固,在垒砌落水通道时,位于最下面的砖的底部不设置凸起7,在其朝外的一面开设出水口6,然后向上逐一垒砌带凸起的砖块,位于最上面的砖的凹口连通房屋天沟,此处的凹口也就是落水通道2的进水口5,为了使房屋天沟内的排水更为顺畅,可在天沟内铺设如图8所示的窝形瓦片,也能起到导流的作用,将雨水导入进水口5。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房屋天沟的长度来设置落水通道2的个数,若房屋天沟不是很长,只需在天沟的两端即房屋的墙角处设置落水通道,若房屋的天沟很长,考虑到雨量很大时排水的及时性,可在天沟中间的某个或某些部位底端开口,设置落水通道与其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四清,未经张四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爆型煤矿救援通讯和保命自救管线
- 下一篇:自走式半喂入水稻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