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板安全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806.2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涌;管锦春;黄永新;施金浩;陈卫;沈忠;董管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伯奇 |
地址: | 2261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装置,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吊板安全带。
背景技术
安全带对于高空作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必备用品。而对于粉刷及清洗外墙作业来说,作业人员多利用吊板安全带来进行作业,一般高度相对较高,因此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现在一般采用的吊板安全带主要包括:作业绳、扣环、坐板和吊带,作业绳上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并通过特殊的拴扣作用在扣环上,坐板用吊带吊挂在扣环上。在坐板和吊带上有些还设有一些附属安全设施,比如腰带、前后护带、吊物环等,吊物环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吊挂一些作业工具,比如刷子、抹泥刀、灰桶等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坐在坐板上,通过调节扣环上的特殊拴扣来调节其作业高度,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作业。现有技术中吊板安全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其只有一根作业绳,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作业绳的老化,同时由于作业时作业绳难免与墙体发生摩擦,更进一步加快了作业绳的磨损,但是有时候这种老化和磨损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因此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种作业人员和作业物件的全部重量由一根作业绳承受的单一保障方式,万一因作业绳的某一环节发生问题而断裂,作业人员的安全将无所保障,人身伤亡将难以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设了安全绳、能可靠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吊板安全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吊板安全带,由作业绳、扣环、吊环、吊带和坐板组成,作业绳上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并通过特殊的拴扣作用在扣环上,吊环吊挂在扣环上,吊带的一端与吊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坐板上,在吊带上设有吊物环,在吊带之间设有腰带,在腰带和坐板之间设有前护带和后护带,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根安全绳,所述的安全绳上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并通过防滑器、安全扣环连接在吊环上。
前述的吊板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带为裤带形式,所围直径可以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作业绳之外,增设了一根安全绳,即使发生作业绳断裂的问题,安全绳也可对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保护,不会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适用性广,可广泛适用于建筑、外墙清洁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板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板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吊板安全带,主要由作业绳1、扣环2、吊环3、吊带8和坐板7组成,作业绳1的上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并通过特殊的拴扣作用在扣环2上。吊环3吊挂在扣环2上,吊带8的一端与吊环3牢固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坐板7上,这样的吊带有两根。在吊带8上还装有吊物环5,在作业时,作业人员可以将物件挂在吊物环5上,以利于升降操作。在两吊带8间还设有环形腰带4,腰带4为日常生活所用的裤带形式,腰带4所围的直径可以调节,以适应作业人员的腰围。腰带4扣紧作业人员的腰部,在万一发生意外时,可以很好地保证作业人员不致于滑落。在腰带4和坐板7之间为防止作业人员从坐板7上滑落,还设有前护带6和后护带12。
安全绳11上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并通过防滑器9、安全扣环10连接在吊环3上。即使作业绳1因老化、磨损等原因意外断裂时,安全绳11可以提供安全保证。这样相对于将安全绳11系于腰带4上,可以防止万一作业绳1断裂,在安全绳11起保护的初期,作业人员不会发生侧翻,而是垂直地下降一定距离,减少冲击的同时可以防止作业人员腰部受伤,也可以防止作业人员从腰带内滑落的危险。在平时作业时,安全绳11不绷紧,留有一定的裕度,这样可以减少安全绳的老化和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因为有安全绳11的存在,还可以和作业绳1配合,防止坐板7的转动,有利于坐板7的稳定,提高工作效率。
在作业时,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同时调节扣环2上的特殊拴扣和防滑器9,来实现坐板7高度的调整。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