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搅拌的二氟乙烷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695.5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王卫国;蒋建玲;全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9/08 | 分类号: | C07C19/08;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乙烷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搅拌的二氟乙烷反应器,它适用于乙炔和氟化氢加成反应生产制备二氟乙烷致冷剂的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乙炔和氟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产二氟乙烷产品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二氟乙烷合成路线。由于乙炔的易燃、易爆等特殊性以及氟化氢和催化剂的强腐蚀性,二氟乙烷反应器是国内同行大都采用气液相鼓泡的传统工艺。由于传质和传热不理想,为保证乙炔有足够的反应停留时间和较低的反应温度,反应器体积庞大;同时,由于没有搅拌,容易形成局部过热,乙炔自聚生成大量的低聚物,不仅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缩短反应单程周期,而且由于低聚物会堵塞废催化剂的排放口,因而为了降低排放物的粘度,保证废催化剂的顺利排放,只好维持较高的浓度的氟化氢随废催化剂一起排放,造成原料浪费,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搅拌的二氟乙烷反应器,它不但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原料消耗,而且还有利于催化剂的安全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搅拌的二氟乙烷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容器,在反应容器的上端设有进料口I、进料口II和产品输出口,在反应容器的下端设有废料出口,在反应容器的外表面套有冷却夹套和加热夹套,在反应容器内设有两组冷却盘管,冷却盘管的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I,冷却盘管的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I,在冷却夹套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II、热水进口I和热水出口I,在冷却夹套的上部冷却水出口II,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应容器内腔的中心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搅拌轴,驱动装置与搅拌轴为传动状态,在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
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由内外瓷缸组成的无泄露的磁力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桨为磁力驱动,其桨叶为推进式桨叶。搅拌桨(16)为一层或多层的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夹套或内盘管二氟乙烷反应器内增加搅拌装置,不但可以防止形成局部过热,传质、传热均匀,避免乙炔自聚生成大量的低聚物,延长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单程周期;而且可以避免乙炔低聚物沉积堵塞废催化剂的排放口;同时也可以提高排放物的流动性,保证废催化剂的顺利排放,从而减少较高浓度的氟化氢随废催化剂一起排放,节约原料,减少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搅拌桨为磁力驱动,浆叶为推进式桨叶,因此桨叶具有自吸功能,这样可以为反应的乙炔气体重新参与反应。本实用新型采用用无泄露的磁力驱动搅拌的结构形式,磁力驱动装置是一个由内外瓷缸组成的传动装置,这样使搅拌轴不与空气接触,也没有常规的搅拌轴与反应器本体之间的密封,因而也就不会出现避免乙炔和氟化氢等高危物料的外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搅拌的二氟乙烷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容器1,在反应容器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I 2、进料口II 17和产品输出口3,在反应容器1的下端设有废料出口4,在反应容器1的外表面套有冷却夹套5和加热夹套6,在反应容器1内设有两组冷却盘管7,冷却盘管7的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I,冷却盘管7的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I,在冷却夹套5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II 10、热水进口I 12和热水出口I 13,在冷却夹套5的上部冷却水出口II11,反应容器1内腔的中心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4和搅拌轴15,驱动装置14为由内外瓷缸组成的无泄露的磁力驱动装置,驱动装置14与搅拌轴15为传动状态,在搅拌轴15上设有搅拌桨16,搅拌桨16为磁力驱动,其桨叶为推进式桨叶,搅拌桨16为一层或多层的搅拌桨,驱动装置14带动搅拌轴15转动,搅拌轴15带动搅拌桨16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