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刃硬质合金钻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140.0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4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翁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万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刃硬质合金钻。
背景技术
就当前公知材料以及利用公知的材料制作钻头的技术程度而言,人们的共识是:只有以碳化钨为主成分的高硬合金耐磨材料所加工出的钻头才是控制耐磨失效的有效手段,因此超细微粒硬质合金钻因具有强度刚性理想、耐磨性极高而在金属加工领域广为作用。正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08378Y在背景技术栏中所归纳的那样,硬质合金钻有四类,即整体硬质合金钻头、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式钻头、焊接式硬质合金钻头以及可更换硬质合金齿冠钻头。该专利还对四种类型的钻头的优缺点作了客观的评述,提出了具体的针对可更换硬质合金齿冠钻头的改进结构方案。专利的建树在于更换刀片方便、精密强度高、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
但是,纵观现有的专利文献和相关的专业期刊,迄今为止既未见也未闻有得以显著缩短对工件加工时间的硬质合金钻头的报道或钻头产品,例如当要对在工件上加工出一个螺纹孔并且在孔口还具有倒角的工艺孔或称安装孔时,通常需要以图2所示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选用定心钻1a在工件2上钻设定心孔21a;然后实施底孔加工,即用底孔加工钻1b将定心孔21a加工成底孔21b(通常需要反复两次);尔后作螺纹加工,使用螺纹钻1c将底孔21b加工成螺纹孔21c;最后,用倒角钻1d对螺纹孔21c的孔口加工出扩设的倒角孔21d。这种加工方式就现象性(形式性)缺陷而言,工序烦琐、加工时间冗长;就实质性缺陷而言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配备多种不同结构的钻头,不仅不利于使用者管理,而且增加钻头的配置成本;二是由于钻头不同,相应的工夹具也不同,因此配备的工夹具纷繁;三是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必须使用多工位机床或类似装备,致设备投用量增加;四是由于频繁换钻,对工艺孔或称工件孔的质量无法保障,往往精度误差较大,无法满足高精度的加工要求;五是在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只能表现出对钻头的局部(表面)冷却,因此加工速度受到制约,否则会使钻头的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乃至报废。
申请人认为,上述形式的、实质的缺陷实际上俱有钻头的结构性缺陷所致,因此,如果能推出将前述的定心加工、底孔加工、螺纹加工、倒角加工集于一钻的钻头,则不失为是得以弥补上述所有缺陷的一种有益之举。本实用新型在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多刃硬质合金钻,它能将定心加工、底孔加工、螺纹孔加工以及孔口倒角兼于一钻而藉以体现减少钻头使用品种、节约工夹具、保障工件精度和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多刃硬质合金钻,它能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由冷却液对其冷却的理想效果。
为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刃硬质合金钻,它包括刀柄,于刀柄下部的倒角切削刃,于倒角切削刃下部的螺纹加工刃,于螺纹加工刃下部的定心刃,所述的倒角切削刃以螺旋形状并且以等间距地延设于刀柄的下部,相邻倒角切削刃之间构成有第一沟槽;所述的螺纹加工刃以螺旋形态并且等间距地沿着倒角切削刃的第一底面向下延伸,相邻倒角切削刃之间构成有与第一沟槽相通的第二沟槽,所述的定心刃沿所述的螺纹加工刃的第二底面向中心逐次窄缩延伸并且在中心部位彼此汇合,各定心刃之间构成有与第二沟槽相通的第三沟槽。
为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刀柄上沿刀柄的长度方向间设有与所述的第一沟槽的数量相等并且相通的冷却液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倒角切削刃、螺纹加工刃、定心刃各有三个,与此相应地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沟槽也各有三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液槽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槽、矩形槽、圆形槽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底面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为15-80°。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面的表面形状为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心刃的刃面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刀柄上构成有至少一个铣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液槽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沟槽的形状呈V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万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常熟万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汽车的可折叠伸缩车篷
- 下一篇:大容量地下储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