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膝筝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995.1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严锦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锦年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564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的结构,特别是便于携带的可放于膝上弹奏的古筝,属于乐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古筝是一种民族乐器,很受人们的欢迎。现有的古筝由面板、底板和弦等构成,有大头(筝首)、小头(筝尾),面板上设有前梁(岳山)、后梁(尾岳山)、弦码,弦通过前梁(岳山)、后梁(尾岳山)和弦码扣在面板上,为了扣弦,在面板和底板之间的筝腔的前梁、后梁部位设置弦轴板(或称弦钉板)扣弦,直接与面板接触,使筝腔的前、后两端各构成一个腔(或盒)与中腔分开,底板上有筝首出音孔和筝尾出音孔。这种古筝的筝身比较长,一般在163cm左右,都需要将筝放在架上或桌子弹奏,前梁是直的,从前梁到大头板高音、低音均为15cm左右,弦轴板直接与面板接触,影响筝的音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可放于膝上弹奏的,音质好的便携式膝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膝筝,包括面板、底板、侧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弦、前梁(岳山)、后梁(尾岳山)、弦码(或称琴码),设置在面板和底板之间的弦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底板和侧板的长度均小于140cm,前梁(岳山)为斜梁,弦轴板与面板点接触支撑,面板和底板之间构成共鸣腔体。
所述的腔体内的大头处设有配重。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将前梁(岳山)改为斜梁,高音处前梁到大头为27cm左右,低音处为11cm左右,有利于弹奏者放置膝上时,使筝体保持平衡。在面板、底板之间的筝腔内的大头处设置配重,便于携带和放于膝上弹奏。为紧弦而设置的弦轴板(或称弦钉板)与面板采用点接触支撑,使面板与底板之间的整个腔体成为共鸣体,音箱增大,增加共鸣,在与前梁对应的底板上开设的斜口子,既是前出音孔,又靠近弦轴板设置的位置,便于弦的调音。在与后梁对应的底板上开设的斜口子,既是后出音孔,又便于弦的尾端的固定。弦轴板不直接与面板接触,而是用几根小顶柱支撑面板,既防止紧弦时面板下凹,使弦轴板与面板点接触,弹奏是能使面板充分振动,提高音质。后梁(尾岳山)同样设计成斜的,可以将弦码(或称琴码)反向而架,练习左手弹弦,右手按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梁、2弦码、3弦、4前梁、5面板、6大头、7侧板、8前出音孔、9底板、10后出音孔、11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面板5、底板9、侧板7、大头板、小头板和前梁4、后梁1、弦码2、弦3构成的古筝,前梁为斜梁,高音处前梁到大头为27cm左右,低音处为11cm左右,后梁1可以设计成斜梁,也可以为直梁。在与前梁对应的底板上开设斜口子,为前出音孔8,在斜口子一侧的底板9上设置固定弦轴板,弦轴板的两端与侧板7连接固定,弦轴板上设置4根小顶柱支撑着面板5。在与后梁对应的底板上开设斜口子,既为后出音孔10,又便于弦的尾端的连接固定。在底板的中部设置椭圆形音孔11。在面板、底板之间的腔体的大头6处设置固定配重(石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锦年,未经严锦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式脱除硫化氢装置
- 下一篇:具有印章功能的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