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稳压止滴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902.5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傅锡敏;龚艳;丁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G05D16/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闫彪 |
地址: | 21001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 止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尤其是一种农用喷雾装置中的控制喷雾液流压力的阀,属于农机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农用喷雾装置为保证喷雾压力的恒定,一般在其供液流管路中都配备有防滴稳压阀,已知的现有防滴稳压阀能有效防止残液的滴漏并保持喷雾压力。如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就曾提出过一种这样的防滴稳压阀(参见公告号CN2699087Y的中国专利)。但这种防滴阀稳压的结构复杂;阀芯穿过膜片,易使膜片损坏而使阀门流道不能关闭,从而导致残液滴漏;而且喷雾时液流压损大以致能耗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一种可以长效防止滴漏,能耗小且结构简单的的稳压止滴阀。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压止滴阀包括阀架、弹簧盒、夹于阀架与弹簧盒之间的弹性膜片和贴靠弹性膜片一侧的阀体,所述弹簧盒内设有贴靠弹性膜片另一侧中部的弹簧,所述阀架内制有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阀体与阀架嵌套,其上制有中心通孔和环槽通孔;所述进液腔与中心通孔相通,所述出液腔与环槽通孔相通,所述中心通孔穿有阀芯,所述阀芯与中心通孔之间形成有环流通道,其穿越阀体靠近弹性膜片的一端固联有阀芯座;所述阀芯座的一端贴靠弹性膜片一侧中部,其另一端与阀体形成移动副;当所述弹性膜片紧贴阀体端面时,所述中心通孔与环槽通孔彼此隔断,当所述弹性膜片离开阀体端面时,弹性膜片与阀体端面之间形成有将中心通孔与环槽通孔连通的间隙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中心通孔靠近进液腔的一端形成外扩的内锥面,所述阀芯靠近进液腔的一端制有阀芯帽,所述阀芯帽的内侧形成与内锥面对应的外锥面。
使用时,喷雾液流进入阀架进液腔后,压迫阀芯向弹簧座移动,当压力克服弹簧预定弹力时,阀芯一端的阀芯座即推压弹性膜片并使弹性膜片产生从中部向弹簧座一侧凹陷的形变,即此时弹性膜片的周边被弹簧盒端面与阀架端面夹住而固定不动,而弹性膜片贴靠阀体的一侧离开阀体外端面。这样,在弹性膜片与阀体之间就形成一间隙通道,该间隙通道将中心通孔与环槽通孔彼此连通,喷雾液流即从阀架进液腔流入阀架出液腔后输送到喷嘴产生喷雾。当液流压力增大时,间隙通道面积进一步扩大,但与此同时,阀芯帽的外锥面靠近阀体中心通孔的内锥面,使内、外锥面之间的间隙缩小,即使液流通过中心通孔与阀芯之间的环流流道面积减小,从而抵消间隙通道面积扩大(即抵消液流压力增大),进而稳定喷雾压力。停止使用时,弹性膜片在弹簧弹性力作用下回贴于阀体外端面上,间隙通道消失,即将进液腔与出液腔隔断。
本实用新型的稳压止滴阀相比现有防滴阀,减化了阀芯、阀架和弹簧座结构,巧妙利用膜片的弹性形变在膜片与阀体之间产生的间隙,来控制喷雾液流通断;因此不仅依然具有防止滴漏的功能,而且整个液流通道压损减小,从而降低能耗;加之膜片不易损坏,可有效提高阀门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设置于液流路上的两个通道在液流压力波动时的面积反向变化,使本阀具有稳压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稳压止滴阀如图1所示,其中各主要零件分别为1.弹簧盒 2.弹簧 3.弹簧座 4.弹性膜片 5.阀芯座 6.阀体7.阀芯 8.螺帽 9.阀架 10.进液腔 11.出液腔 12.中心通孔13.环槽通孔 14.凸销 15.销孔 18.阀芯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