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760.2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35;H01R13/648;H01R1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结构稳定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及数字化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相关器件的功能、所需存储数据的容量及电子组件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尤其在保证电子组件功能的同时,尽量使电子卡连接器结构稳定简单,简化制程并节约成本。
常见电子卡连接器,如Express card连接器,其通常设有用于将卡退出的退卡机构,该退卡机构包括与电子卡接触的运动片,定位运动片的相对位置的滑杆及使运动片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运动片通常没有设置稳固装置,在推退卡时运动片经常出现不稳定外翘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916970号揭示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蔽壳体、导电端子、基座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安设于基座外侧,运动片于基座底部所设的槽道内滑动,如此设计虽不会影响整个电子卡连接器的使用,但是,由于该运动片并未完全限定于遮蔽壳体内,在推退卡时容易引起外翘等不稳定现象,运动片的退卡片厚度不够且其与运动片结合部太窄,所以导致退卡片强度不够从而影响电子卡连接器的稳定性。再者,该退卡机构与基座相配合的结构复杂,导致制程繁琐。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弥补其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且具有结构稳定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蔽壳体、基座、退卡机构及导电端子,遮蔽壳体遮覆于绝缘本体上且与其形成用于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基座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其位于绝缘本体一侧上开设有槽道,所述退卡机构于槽道内运动,且该退卡机构包括一可选择性定位滑动部件与基座相对位置的运动杆及一相对于基座运动并接触电子卡的滑动部件,一提供滑动部件复位的弹性元件,其中遮蔽壳体包括有安装侧壁并于其上设有导孔,槽道底部设有滑行槽道,滑动部件设有位于槽道上方的主体部、自主体部冲设形成的滑动收容于前述导孔内的舌片、自主体部向下延伸形成可滑动收容于滑行槽道内的滑移部及自主体部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退卡片。
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功效:其通过遮蔽壳体将滑动部件完全包覆,而又于滑动部件上设置舌片,且其可于遮蔽壳体所设的导孔内运动,从而保证退卡机构操作稳定,且结构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基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5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为一种Express card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30、收容于绝缘本体30内的导电端子32、遮蔽壳体10、基座20及收容于基座20内的退卡机构40。绝缘本体30和遮蔽壳体10共同构成了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未标号)。该收容空间界定一电子卡插入的较宽后部111和与其相对的较窄前部110。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遮蔽壳体10大致呈L型,其包括主体部11、自主体部11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较长左侧壁(未标号)与较短右侧壁181、自主体部11前端邻近右侧壁181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安装侧壁182及在右侧壁181与安装侧壁182之间形成的横向侧壁18。其中,横向侧壁18中部向收容空间凹陷形成一扣合弹片16,自其底缘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形成固定部17。主体部11前端缘两侧设有一对螺孔15,在两螺孔15之间设有一卡扣孔14,所述安装侧壁182上设有导孔12,邻近导孔12的主体部11表面设有导引槽13,主体部11邻近安装侧壁182一侧的前端缘向下弯折形成一卡孔141。主体部11后端表面设有一对向收容空间内延伸的弹性件19。
绝缘本体30包括基部31、自基部31一端向电子卡拔出方向延伸形成的导引臂33及自基部31另一端向电子卡拔出方向延伸形成的安装臂33’,其中基部31设有一与前述卡扣孔14相扣合的卡块36,基部31两侧设有一对与前述螺孔15相对应的螺孔(未标号)。导引臂33与安装臂33’之间设有一自基部31向后延伸形成的对接部34,所述导电端子32收容于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压内衬聚四氟乙烯的过滤器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保护电视数据的综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