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圣诞灯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185.6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1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利;苏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7/00 | 分类号: | F21V27/00;F21V21/002;F21V23/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圣诞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圣诞灯组件,尤其是指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圣诞灯组件。
【背景技术】
圣诞灯作为一种装饰灯,能够点缀节日喜庆气氛,因此得到大量地应用。现有的圣诞灯组件通常包括一白炽灯泡(俗称米泡)、一对电源线以及用来连接灯泡和电源的灯座。然而,由于白炽灯泡会消耗大量的电源,随着能源的短缺,白炽灯泡的使用量在逐步减少。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装置,其具有体积小、耗电量少及寿命长等诸多优点,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CN2392977Y号揭示了一种LED组件,其包括LED灯泡、固定LED灯泡的灯蒂、收容灯蒂的灯座以及连接有电极片(铜片)的线缆。上述LED灯泡具有一对自灯泡内向下延伸出的电极棒,将灯泡安装至灯蒂后,电极棒穿设出灯蒂后被向上翻折,形成导电接触部。上述灯座设有空腔,电极片卡置于空腔两侧的侧壁上,从而可将电线可靠地连接至灯座。将上述安装有灯泡的灯蒂插设于灯座内的空腔后,电极棒与电极片相接触,接通电源后,灯泡即可发光。
上述结构的圣诞灯组件结构简单,易于手工组装。然而,手工组装会增加生产成本,且不利于控制产品质量;此外,由于需要电极片(铜片)与LED灯泡上的电极棒电性连接,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圣诞灯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圣诞灯组件,该圣诞灯组件结构简单,且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圣诞灯组件,其包括具有一对电极棒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固持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灯蒂、收容灯蒂的灯座及连接至灯座上的线缆。灯座形成有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内设置有限位元件,该限位元件设有一对槽道;所述灯座设有收容线缆的一对线缆收容通道,该线缆收容通道与限位元件的槽道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电极棒收容于限位元件的槽道内并刺破线缆而与其达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圣诞灯组件结构简单,线缆不需要通过另外的电极片与LED灯泡上的电极棒电性连接,节省了铜材(或其它金属材料),减少了制程,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圣诞灯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圣诞灯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圣诞灯组件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圣诞灯组件10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灯泡1、用来固持LED灯泡1的灯蒂2及灯座3、以及与灯泡1形成电性连接的线缆4。
LED灯泡包括灯体部11、用来安装灯体部的基板部12以及一对自灯体部向后延伸出的电极棒13。上述基板部12部分侧缘被制成平面形状121。电极棒13的末端具有倾斜面的尖端部。灯蒂2大致成圆筒状,其内径略大于灯体部11的外径,包括具有空腔23的主体部21以及形成于主体部21前端的盖部24。主体部21上面设有若干狭长的开槽26。主体部21的内侧面上还具有大致成锥形的台阶部22,此外,主体部21部分内侧壁沿纵向设置成平面27,以便于与基板部12的平面形状121相匹配,从而可以起到防呆作用。所述盖部24中间设有一通孔241,该通孔的内径与灯体部11的外径大致相同,另外,盖部24的侧缘上形成有T形扣持部25。
灯座3包括侧壁31及后壁32,所述侧壁31及后壁32围成一收容空间30。后壁32纵向设置有一对线缆收容通道321,此外,一对管状的线缆固持部34自后壁32上表面向前延伸,该线缆固持部34与线缆收容通道321相对齐且导通。所述线缆固持部34前部设有开槽341,从而形成若干具有自由末端的夹片部342。一对相互间隔的第一凸柱35及第二凸柱350自后壁32内侧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柱35包括主体部351及自主体部351向外延伸形成、且与侧壁31内表面相连接的颈部352。所述第二凸柱350与第一凸柱35的主体部351的形状大致相同,其具有一平面形状的外侧面(参图2),该第二凸柱350与其邻近的侧壁31间隔一定的距离。当灯蒂2插入灯座3时,上述第一凸柱35的颈部352可收容于灯蒂2的开槽26内,而上述第二凸柱350的平面形状的外表面可抵止在灯蒂2的主体部21的内侧壁上(平面27)。上述配合结构可确保灯蒂2正确地组装至灯座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距离声光定位有源标签
- 下一篇:公共交通车辆自动售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