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铅粉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9436.7 | 申请日: | 2007-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清;袁明义;吴才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李妙英 |
| 地址: | 2142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铅粉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蓄电池铅粉用风选式滚筒铅粉机,尤其是对滚筒铅粉机冷却降温方式的改进。
背景技术
滚筒铅粉机(又称岛津式铅粉机)图1,是生产蓄电池用铅粉的专用设备。制粉过程铅粒(或铅块)9在滚筒4旋转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研磨,使铅球表面氧化铅(PbO)层脱落氧化成铅粉10,使滚筒内温度升高,同时铅粒表面在一定温度下与进入滚筒的空气接触被氧化又是一种放热反应。上述制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热,使铅粉机滚筒内温度不断上升,温度的上升又进一步加快了滚筒内铅粒氧化速度,使得温度升高更快。如果对滚筒内温度不加以控制,过高的温度会使铅粒熔化、结块,甚至无法连续生产;此外过高的温度还直接影响铅粉的重要指标-氧化度。因此,为连续稳定地生产,及得到氧化度稳定的蓄电池用铅粉,必须控制铅粉机内温度在要求范围内,而且滚筒内铅粒温度越稳定,铅粉的氧化度也越稳定;其次,控制铅粒不同温度,有利于得到所需不同氧化度的铅粉。
滚筒内温度的控制,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大引风量维持滚筒内的热平衡,以及减少铅粒加入量,控制滚筒内温度在要求范围。然而增大引风量,则会使得大颗粒、视比重高的铅粉随引风气流吸出,造成生产的铅粉颗粒大,视比重高;减少铅粒加入量控制温升,当铅粒降低到一定数量时,滚筒内铅粒磨擦研磨减少,产生的热量又不能维持滚筒内氧化所需温度,生产铅粉氧化度低、产量小。中国专利CN200620025487.X公开一种采用自控加料,通过控制铅粒均匀加料,降低滚筒内温度波动。此方式实现十分复杂,需通过增加称重传感器、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组成称重系统,不仅造成铅粉机成本增加较多,并且由于控制复杂,还会使故障增加,造成生产不稳定。因此实际上述两种方式基本不被采用。
水是一种很好的冷却介质,在许多场合被用来降温。然而铅粉十分忌水和湿空气,铅粉遇水及湿空气后,会导致铅粉氧化加剧温度升高,升高的温度又进一步加剧了铅粉氧化,使得温度升高更快,从而导致铅粉被氧化变成黄丹或红丹,因此人们虽然知晓水能降温,但确不敢在制铅粉过程中直接向铅粉加水降温,此已形成一种技术偏见,长期以来从未有人突破。因此,现有技术控制铅粉机滚筒内铅粒(粉)温度,均唯一采用对滚筒外壁喷水强制间接降温,从而使滚筒内铅粒(粉)温度得到控制。图1(包括中国专利CN2291236)显示了一种现有技术对滚筒喷水降温方式,在铅粉机旋转滚筒4与外罩3夹层间设置阀控喷淋装置8,外罩上加装有排湿风扇7,冷却水5通过阀6控制对滚筒外壁喷淋降温,滚筒内温度则由设置在滚筒排料口2的测温器11检测,显示或反馈控制喷水强度,达到控制铅粉机滚筒内铅粒9、铅粉10温度。此种通过对滚筒外壁喷水间接使铅粒(粉)冷却降温方式,其不足是:滚筒内铅粒(粉)冷却是通过滚筒外壁冷却实现,再由排料口测温,控制冷却水喷淋量,冷却及温度控制滞后效应较大,造成滚筒内铅粒(粉)真实温度控制误差及波动大,生产铅粉氧化度波动仍然较大;并且滚筒外壁温度较高,通常在100℃以上,使喷到滚筒表面的冷却水立即变成水蒸汽,因此需加装排湿风扇将其排出外罩,恶化了生产环境。为提高控温精度,申请人申请的中国专利CN2657827,曾采用如图2方式,将冷却喷淋装置8分为多段结构,分别由阀控制,测温器11有多个设置在滚筒内。然而由于同样属于间接冷却,温度控制滞后效应仍然较大,控温最精确也有±2℃误差,导致铅粉氧化度波动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
- 下一篇:用于磁场和磁场梯度增强过滤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