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还原尾气降温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172.5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尾气 降温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却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在多晶制取工艺中用于冷却还原尾气的降温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有氢气参加的还原反应都是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尤其是现在的多晶硅制取工艺,它需要在相当高的温度下进行。因此,从还原炉出来的尾气温度通常高达500~600℃,如果温度这么高的尾气不经过降温,就让其在管道内流通排放,那么在尾气的流通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因温度过高损坏相关的阀门的问题,这不仅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损坏的阀门如不及时处理,将会给以后的制备工艺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还原尾气降温交换器,这种交换器能对排放的尾气进行有效降温,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能消除因阀门损坏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按照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筒状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封头,在壳体内设置若干根还原尾气流通管,壳体的外壁设有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壳体端部的一个封头上设有还原尾气进口与还原尾气出口,并且还原尾气进口与还原尾气出口分别与还原尾气流通管连通。
在壳体的中部位置设有呈圆环空心状向外凸起的膨胀节。若干根还原尾气流通管呈横向排列,在筒状壳体的中央、还原尾气流通管之间设置与还原尾气流通管平行的折流板,相应地在设有还原尾气进口与还原尾气出口的封头内设有与折流板平齐的分隔层板,将还原尾气进口与还原尾气出口相互隔开。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支撑底座。
本实用新型能对排放的尾气进行有效降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能消除由于损坏阀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筒状壳体7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封头10、12,壳体7内设有列管式结构的还原尾气流通管6,壳体7的外壁设有冷却水进口3与冷却水出口4,壳体7两端的封头10或封头12上设有还原尾气进口1与还原尾气出口2,还原尾气进口1与还原尾气出口2利用还原尾气流通管6以管道连通。
其中,在壳体7中部位置还可设有呈圆环空心状向外凸起的膨胀节9,在壳体7内列管式结构的还原尾气流通管6最好呈横向排列,而且在壳体7中部位置的还原尾气流通管6之间设有水平状的折流板8,相应地在设有还原尾气进口1与还原尾气出口2的封头12内设有与折流板8平齐的分隔层板11。
本实用新型的还原尾气降温交换器的还原尾气流通管6为列管式结构,由和壳体7组成的主体和壳体7两边的封头10、12以及交换器的支撑底座5组成。还原尾气经位于封头12的上部还原尾气进口1进入一系列的不锈钢材质的还原尾气流通管6中与冷却介质水经位于壳层7上部的冷却水进口3进入主体壳体7内的冷却水进行热能交换,为了达到较好的交换目的分别于主体封头设置了折流板8和分隔层板11,交换后的水和尾气分别由冷却水出口4和还原尾气出口2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还原尾气降温交换器在壳体7中部设计了膨胀节9,解决了在交换过程中壳层的压力过大对交换器的损坏问题。
经本实用新型的还原尾气降温交换器热交换后,温度降为100℃以下,达到了交换目的,降低了尾气流通过程中对其它器件损害的风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给袋式充填封口机的开袋口装置
- 下一篇:组装式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