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送丝系统风速调节稳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560.1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2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杜爱祥;张松华;高建华;房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思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C5/39 | 分类号: | A24C5/39;B65G5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系统 风速 调节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企业所使用的一种风力送丝系统风速调节稳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检测烟丝输送管道风量来调节风力输送烟丝速度的调节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卷烟厂通常使用的风力送丝系统是将从贮丝柜出来的成品烟丝分配给各卷烟机台的全套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风力送丝机、烟丝输送管道、风力送丝除尘管道、除尘器、风机、风力送丝控制站等设备组成。其中风力送丝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烟丝输送后的工艺性能,如烟丝经风力输送后的整碎度、烟丝的水份散失、温度和松散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整碎度。当烟丝输送管道管径、长度和烟丝的水份一定时,烟丝经风力输送后的整碎度,即系统对烟丝的造碎率,主要决定于烟丝输送速度的适当性和稳定性。
目前,国内厂家为稳定风力送丝系统烟丝输送速度、降低造碎,通常采用重锤平衡法或单管补风法。但是这两种技术措施只能实现风送除尘总管道风量的简单平衡,或风送除尘支管道风量的简单平衡分配,根本无法保证单台卷烟机的吸丝风速。在采用单台补风法时,风机还始终处于全抽吸风量运行状态,卷接包车间大量空调风被吸走,能源浪费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ZL 02263984.5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力送丝机的调节稳定装置,主要包括送丝机与各卷烟机落料器相连的送丝管,与风机及除尘器相连的主风管,连接在主风管和各卷烟机落料器之间的数个抽风支管,所述各抽风支管上装有流量计和电动碟阀,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流量计,其输出端接电动碟阀,在除尘器前部的主风管上旁接与大气相通的支管,支管上也装有电动碟阀,控制器的输出端接电动碟阀。在卷烟机处于随机工作状态时,可对各抽风支管内的电动碟阀的开度进行精确调节,使送丝装置的风速达到一个稳定的速度。此外,ZL02293159.7专利文献也公开了一种风速可调式卷烟机吸风管,包括风管、法兰、一个流量计和一个调节风门,所述流量计和调节风门经法兰串接在风管中。用计算机根据流量计的输出信号计算出实时风速,经与设定值比较,即可输出相应信号,使电动或气动装置迅速调节阀门的开闭程度,使风速经常与设定值保持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均是在卷烟机风送除尘支管上串接一个电动调节蝶阀和一个一体化孔板流量计,通过检测风力送丝系统的各除尘支管风量,来间接调节和稳定各烟丝输送管道风速。但由于其并不是实时检测烟丝输送管道风速,其检测到的管道风速也会因管道漏风等因素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其调节稳定送丝速度并不足够精确。同时其采用的一体化孔板流量计,要求安装精度高,调校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检测烟丝输送速度并调节稳定的风力送丝系统风速调节稳定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器、流量计和装设在卷烟机风送除尘支管上的电动调节阀,所述流量计装设在风力送丝机端烟丝输送管道上。
为了提高检测准确性,所述的流量计可装设在风力送丝机端烟丝输送管道的竖直段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检测烟丝输送管道实时风量大小测得各烟丝输送管道风速,来调节卷烟机风送除尘支管上电动调节蝶阀的开度,从而达到各烟丝输送管道实时风速调节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流量计可选择分体式楔形流量计,以适应烟丝输送管道中烟丝物料流的检测,并维持高精度长期运行,以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率及可靠性。
此外,为了尽可能地缩短送丝风速的调节时间,可在风机进风口装手动风量调节补风阀,同时在与卷烟机风送除尘支管相联通的风送除尘总管上加设总管末端自动调节补风装置。该自动调节补风装置包括一电动调节阀和流量传感器。根据系统中要料卷烟机台数的多少,进行自动调节补风装置中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调整,以确保风送除尘总管7风量平衡,完成系统风量的粗调。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风力送丝机,2是分体式楔形流量计,3是烟丝输送管道,4是卷烟机集丝箱,5是电动调节蝶阀,6是各卷烟机风送除尘支管,7是风送除尘总管,8是防火阀,9是扁布袋除尘器,10是风机进风口手动风量调节补风阀,11是风机,12是风机出风口消音器,13是风帽,14是总管末端自动调节补风装置,15是烟丝空气两相流体,16是楔形检测件,17是差压传感器,18是取压管,19是壳体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思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思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