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065.0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殷国平;梁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 馈线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芯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特别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中的的电涌保护器,该电涌保护器用于基站室内设备与远端子系统间的中频拉远电缆中多芯中频馈线的电涌保护。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采用开关型保护电路与限压型保护电路进行组合的前、后两级防护电路。该防护电路与输入端射频连接器、输出端射频连接器连接成单一单元的电涌保护器,该电涌保护器的防护电路由退耦元件和电压限制器件串接而成,能起到逐步削弱电涌的作用。前级电路采用气体放电管进行粗保护,在有电涌流入时,能泄放掉大量的能量;后级电路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并配备有二极管阵列进行精密保护,使电涌保护器输出端的电压限制在使用该保护器设备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保护电路中两级之间通过退耦元件(浪涌电阻)连接,使雷电在线缆上产生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电流进入基站的室内外系统,有效地泄放馈线上的雷电流,保护基站设备不遭受雷击。但是,应用这种电路构成的电涌保护器的驻波系数及插入损耗较大,影响信号传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传输性能不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该保护器结构简单,能提供优良的电涌防护性能,满足TD-SCDMA系统中的基站室内设备与远端子系统间的多芯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及传输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包括电涌保护器壳体、输入端射频连接器、输出端射频连接器、微带电路板。所述输入端射频连接器至少2个,每个射频连接器伸入电涌保护器壳体内,其内导体焊接在微带电路板的输入端上,外导体通过螺纹与电涌保护器壳体的一侧连接。所述输出端射频连接器至少2个,每个射频连接器伸入电涌保护器壳体内,其内导体焊接在微带电路板的输出端上,外导体通过螺纹与电涌保护器壳体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电涌保护器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基站设备上。所述电涌保护器壳体内横向分隔成至少2个四周封闭的相互分隔的独立腔体,所述各腔体内均设有相同的电涌保护微带电路板,所述微带电路板用紧固件固定在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电涌保护器壳体为顶部可用盖封闭的容器状金属壳体,其底部与从底部垂直延伸的侧壁为整体结构。
所述微带电路板的电路主要由气体放电管G、浪涌电阻R、电容C1、电容C2、电感L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组成,由气体放电管G和浪涌电阻R及电容C1组成前级粗保护电路,由电容C2、电感L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组成后级高通滤波电路。所述气体放电管G跨接于微带传输线输入端与地线之间,所述输入端经由浪涌电阻R与电容C1并联的电路后再串接电容C1,然后连接微带传输线输出端;所述电感L跨接于电容C1和电容C2的连接点和地线之间,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跨接于电容C2与微带传输线输出端的连接点和地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电涌保护器壳体内设置了多个相互分隔的独立腔体,壳体的底部与从底部垂直延伸的侧壁为整体结构,各腔体之间对中频信号实现了极高的电磁隔离,端口隔离度≥80dB。该电涌保护电路采用了微带传输线设计,克服了现有的传输性能指标不足的缺点,传输性能指标达到6-200MHz频率范围内的驻波系数≤1.1,插入损耗≤0.5dB,本发明的中频馈线电涌保护器具有元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通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通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 下一篇:分体式空调压缩机冷凝水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