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机桶风干风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884.3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雨;丁祖爱;黄家友;杨鹏;田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12 | 分类号: | D06F39/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风干 风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部件,更具体地说是洗衣机桶风干风道。
背景技术:
智能全自动洗衣机通常都设计有桶风干风道。在洗衣结束后,洗衣机内桶桶壁上会残留有水,桶内湿度也相当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燥,则在内桶中会滋生霉菌,同时也使洗衣机内桶中的零部件容易锈蚀,因而缩短洗衣机的使用寿命,洗衣机桶风干风道正是基于此而形成,目前,洗衣机桶风干风道都是直接设置在洗衣机盖板上,这种形式影响了洗衣机的整体外观,也增加了洗衣机盖板的工艺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洗衣机桶风干风道,既不影响洗衣机的整体外观,也能简化相关部件的生产工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面架采用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上,设置拼装耳,在面架与拼装耳的贴合面上,以相对设置的凹道形成风道,风道入口位于拼装耳的外侧部,风道出口朝向内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面架与拼装耳之间的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上呈“L”形设置凹槽,拼装耳其以同样的“L”形结构对扣在凹槽上。
在所述“L”形凹槽的出风口一侧,设置凸沿。
所述面架拼装结构设置在盖板的单侧。
所述面架拼装结构对称设置在盖板的双侧。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拼装的结构形式,在工艺上易于实现。
2、本实用新型风道结构隐蔽,不影响洗衣机的整体外观。
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L”形凹槽的出风口一侧设置凸沿可以使风向内桶中的流动更加顺畅。
4、本实用新型拼装结构的设置使洗衣机的外观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面架、2盖板、3拼装耳、4风道、5风道入口、6风道出口、7内桶、8凸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面架1采用拼装结构,该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2外侧的面架1上,设置拼装耳3。在面架1与拼装耳3的贴合面上,以相对设置的凹道形成风道4,风道入口5位于拼装耳3的外侧部,风道出口6朝向内桶7。
具体实施中,面架1与拼装耳3之间的拼装结构是在位于盖板外侧的面架1上呈“L”形设置凹槽,拼装耳3其以同样的“L”形结构对扣在凹槽上。由于风的流动存在有折转现象,为了使凹槽中的风能顺畅地进入内桶,而不在凹槽中形成环流,可以在“L”形凹槽的出风口一侧,设置凸沿8,凸沿8的上沿口位置正是出风位置。
具体实施中也包括面架拼装结构是设置在盖板2的单侧,或对称设置在盖板2的双侧。
为了保证拼装结构的牢固,按常规,应该在拼装耳3上的不同位置上分别设置倒钩,确保拼装耳3不会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相永磁磁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简易眼球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