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7558.2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华;刘爱红;孙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12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多级 可调 阻力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适用于高等级车、赛车以及越野摩托车。
背景技术
公知的摩托车前减震器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是不可调节,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骑乘者的喜好及路况不同、载重不同、气候不同适时的对阻力性能进行调节。另外与阻力匹配的减震弹簧的预压力也不可调,由于减震弹簧的预压力不可调,前减震器同样不能根据骑乘者的喜好及路况不同、载重不同、气候不同需要来调节减震弹簧的预压力,导致用户感到骑驾时不舒服,引起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充气式减震器,它不但可以提高减震器的舒适性能,独立、方便的调节复原阀和压缩阀的阻力,而且还可以调节减振弹簧的预压力,以达到与调整后的阻力匹配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它包括前叉管,所述的前叉管的头端设有调节装置,在前叉管内设有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内穿有活塞杆,活塞杆内穿有调节杆,活塞杆的一端与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设有复原阀系,复原阀系包括活塞I、定位杆和调节阀,活塞I上设有上通流孔I和下通流孔I,上、下通流孔I将复原阀系两侧的前叉管油腔室相连通,在活塞I与调节杆之间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部分穿入活塞I内,位于活塞I内的定位杆I内设有导流孔I,另一部分设有滑道I,在滑道I的底部设有通孔I,复原阀系两侧的前叉管油腔室也依次通过导流孔I、滑道I和通孔I相通,在滑道I内设有调节阀,调节阀的一端设有锥形圆孔与导流孔I的出口相对,调节阀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另一端相连接,调节装置与调节杆相接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杆的移动来推动调节阀在滑道I的移动,从而来调节复原阻力,在活塞I一侧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相对的复原阀片,复原阀片位于活塞I与定位杆之间,在前叉管的尾端设有压缩阀系,压缩阀系包括活塞II、调节阀杆和尾螺塞,活塞II上设有上通流孔II和下通流孔II,上、下通流孔II将压缩阀系两侧的前叉管油腔室相连通,上、下通流孔II又分别与前叉管管壁的通孔III和通孔IV相通,在调节阀杆的一端设有压缩调节装置,另一端设有锥形圆孔,尾螺塞的一部分穿过活塞II内,位于活塞II内的尾螺塞内设有导流孔II,导流孔II的出口与锥形圆孔相对,另一部分设有滑道II,压缩调节装置和调节阀杆位于滑道II内,压缩调节装置可推动调节阀杆移动,在尾螺塞上设有通孔II,通孔II与导流孔II相通,在活塞II的一侧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I相对的压缩阀片,压缩阀片的位于活塞II和尾螺塞之间。
所述的调节阀上设有“O”型密封圈I。所述的尾螺塞与前叉管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VI。所述的压缩阀片设置为宝塔状。所述的复原阀片设置为宝塔状。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密封螺塞、调节钉和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密封螺塞,与活塞杆连接,调节螺杆旋转,推动活塞杆移动来调节减震弹簧的预压力,在活塞杆上有定位挡圈,定位挡圈定位减震弹簧,调节螺杆旋转,推动活塞杆移动,固定在定位挡圈的减震弹簧压缩来调节预压力,在调节螺杆内设有调节钉,调节钉的头部位于调节螺杆外,在调节钉内设有弹簧I,在弹簧I上顶有钢珠I,在调节钉与调节螺杆之间设有定位套,调节钉的尾部与调节杆相接触,调节钉旋转可推动调节杆移动。所述的调节钉与调节螺杆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II,在调节螺杆与密封螺塞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III,在密封螺塞与前叉管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IV。所述的压缩调节装置包括尾孔螺栓,尾孔螺栓位于前叉管尾端端头的调节座内,调节阀杆固定于尾孔螺栓内,尾孔螺栓带动调节阀杆移动,在调节阀杆内设有弹簧II,在弹簧II上顶有钢珠II。所述的调节阀杆与尾孔螺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伞齿双轴同步驱动磁链轮行走装置
- 下一篇:电磁感应无极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