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针镇痛仪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432.3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6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元;刘希蒙;戴峰;万绍瑾;陆显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王鹏翔 |
地址: | 210000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镇痛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针镇痛设备。
背景技术
针灸用于治疗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特别是针灸的止痛作用,有时收到神奇的效果,但其作用原理鲜为人知。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功能由经络系统和运行于其中的气血来控制,针灸通过通经活血达到疗病保健的目的。我国医学研究者在全力探索经络本质的同时,也试图用现代医学手段和理论来解释针灸作用原理。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有人用针刺穴位产生止痛效果的临床试验,并设计应用针刺方法来预防外科手术的疼痛,称之为“针刺麻醉”,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兴趣。经研究发现,镇痛作用的产生需要20-30分钟的诱导期,而其消失则遵循一定的半衰期(约16分钟)。从这一规律他们提供假设,认为针刺穴位可以会引起脑内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发挥镇痛作用。这一假设在兔子和大白鼠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后来发现在穴位上施加低频和高频的电脉冲刺激可以在脑内生成和分泌出多种作用类似吗啡的化学物质,低频电针释放的脑啡肽(5个氨基酸组成)和内啡肽(31个氨基酸组成),高频释放的是强啡肽(17个氨基酸组成)。如果使用低频和高频,则可使上述三种物质即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同时释放出来,发挥最强的镇痛作用。这一系列实验初步揭示了针刺镇痛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人研制的“韩氏穴位刺激仪(HANS)”,简称韩氏仪,它发出的特定电脉冲既可以通过刺入穴位内的金属针进行刺激,也可以把电极贴在穴位皮肤的表面,使电流透过皮肤进入穴位。在后一情况下使用,可以免去扎针,而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被称为“无针的针灸仪。”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43种病症可以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根据目前的资料,凡是针灸能治疗的,韩氏仪也都可治疗,从而大大简化了针灸疗法的应用,加速了针灸疗法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针刺镇痛的效果如何定量地加以表达,是一个学术上的难题,其原因之一是针刺的手法各不相同,很难加以标准化,韩氏仪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因为该仪器输出脉冲的频率、电流波型、时间都以数字式精确显示。
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系统研究针刺镇痛原理,发现针刺可动员体内的镇痛系统,释放出阿片肽、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发挥镇痛作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可释放出不同种类阿片肽;针效的优劣取决于体内镇痛和抗镇痛两种力量的消长。这些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取得了累累硕果,推进了神经科学的发展,推动了针灸疗法走向世界。
现有的国内外一般仪器输出的脉冲宽度都是恒定的,如脉冲幅度不变,频率增高到15Hz以后,因刺激脉冲过密,肌肉随脉冲刺激收缩,却无足够时间放松回到原位,相邻脉冲对肌肉刺激的叠加,最终成为疼痛难忍的强直(痉挛)。脉冲频率增高,其刺激强度随之增大。但无针的无针镇痛仪器未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无针的无针镇痛仪器,尤其是结合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治疗疼痛的方法,提出一种无针的无针镇痛仪器产品,本仪器采用微控制器操作所有治疗参数并控制治疗的全过程,并通过液晶屏等显示给用户,使用户对该产品的操作能做到精准和实时。同时为顽痛病人解除痛苦。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针镇痛仪器,由混合信号、用于控制输出波形、频率幅度以及脉宽的控制、响应按键、驱动LCD显示的微控制器,运算放大器,电源电路,mos开关4066,阻容低通滤波,运算放大器,两组推挽三极管,电流互感器构成;电源电路由控制电压转换、控制开关管的打开与关断产生脉冲信号的三极管Q3,Q4,Q5、线性调整管D4和开关S6构成;微控制器输出两路独立的PWM信号,经过阻容低通滤波形成0-5V的电压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后再连接mos开关4066,同时微控制器输出的精确定时信号作为mos开关的控制信号也被接入,mos开关输出治疗波形信号,并连接运算放大器D22输出放大,再经两组推挽三极管Q1、Q2或Q6、Q7轮流导通,两组推挽三极管输出至电流互感器D3、D5,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产生正负间隔的脉冲波。无针镇痛仪器的设置方法,无针镇痛仪器采用输出为2Hz低频和高频100Hz±10Hz的疏密波为电脉冲刺激信号,电脉冲刺激信号且以恒流源方式输出,实现方式是:低频和高频的信号分别通过(两路)脉宽调制PWM信号产生,且从0-5V的连续可调输出,也可以是单路输出交替变换的低频和高频信号。另外控制开关管的打开与关断产生脉冲信号,利用运算放大器放大,根据工作电源与电流互感器,产生正负交替的恒定电流,两路信号互相独立。
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是:每种频率的持续时间为3s±0.5s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包装钢卷的外护角圈
- 下一篇:智能无负压增压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