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有害气体驱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411.1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龄;卜军;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A61L9/0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有害 气体 驱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害气体驱除装置,具体就是一种具备紫外光源、特定结构、有害气体高去除率,针对家庭或公共场所等环境的有害气体驱除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或工作场所装修过后,室内会留有很浓重的油漆气味,残留有甲醛和芳香化合物,不但难闻,而且对人体伤害很大;此外,家庭内做饭的同时,会产生难以除去的油烟味,经年累月,易污染墙壁和厨房器具;在室内或者公共场所,人体会代谢出各种气体,空气长时间不清洁,也会产生出各种异味。
众所周知,博物馆中陈列了大量珍稀或者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古籍,书画,玉石装置等等。为了保护他们不受有害物质的腐蚀破坏,常在其表面或者摆放装置中涂布有保护层,无机保护层一般污染较小,有机保护层可以较好地保护文物表层不受侵蚀,但是很多有机分子具有挥发性,如甲醛,苯等,在长时间地光照或者摆放过程中,慢慢释放出来,散发出不友好的气味;此外,许多文物不能暴露在强光的照射下,所以室内的很多仓库常年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不能有强光,这就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这些细菌数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也会对文物产生破坏。
沈春镒等(申请号02215189.3)针对居室装潢过后挥发的有害气体,开发出一种净化装置,主要是用水晶态二氧化硅吸附有害气体,但二氧化硅只能吸附不能分解,当吸附达到饱和后吸附效率将显著降低;郑天亮等(申请号02294536.9)设计了一款脱除有害气体的过滤净化装置,主要用纳米催化网来实现对漆雾,油烟等处理,但气体在通过催化网时,接触时间短、有害气体与网接触面积有限;陈建强等(申请号03255531.8)和陈德昌(申请号200520068538.2)分别设计出两种空气净化装置,主要用来杀菌,净化室内空气,同时,两者都为网状吸收装置。此外,在现有装置中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吸收过程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室内空气更加新鲜而提供了一种室内有害气体驱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可通过二氧化钛光催化,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发明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效除去空气中有害气体的装置。发明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科学合理结构设计,为了增强有害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以提高净化效能,设计出新型结构的光化学反应器,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和二氧化钛接触,提高有害气体净化的效率;二是在光化学反应器中,配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将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吸收,使装置排出的空气更加清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有害气体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机箱外壳1、空气过滤层2、紫外灯3、叶片4、风机5和二氧化碳吸收器6组成,空气过滤层2固定于机箱1外壳的前后进出气口,叶片4则固定在机箱壁,紫外灯3置于机箱中部,贯穿叶片4,二氧化碳吸收器6连接于叶片4后端,风机5后置与二氧化碳吸收器6相连。
叶片是螺旋状的或是插片状的;叶片上及机箱的内壁上均涂有纳米二氧化钛粉末。
经二氧化钛光分解有机物净化过后的气体排出装置前经过二氧化碳吸收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器内装有碱性物质颗粒,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氧化钙等。
通过装在装置尾部的风机引入污染气体,先通过空气过滤层(一定厚度的海绵)过滤其中可能还有的大颗粒粉尘,毛发等,空气进入反应机箱(在机箱的内壁涂满纳米TiO2粉末,以达到最大化驱除有害气体的效果),充分接触涂满纳米TiO2粉末的反应叶片和机箱内壁,在紫外灯光的照射下,将气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随着空气的流动经过CO2吸收器,从反应机箱的出口排出。如此反复,循环净化室内空气。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涂敷二氧化钛的叶片均固定于机箱,可以达到有害气体与叶片的强制接触;此外,在机箱内壁涂满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可达到最大化驱除有害气体的效果。
2、采用螺旋式叶片的空气净化装置,有害气体进入机箱后,沿着螺旋叶片的方向行进,最大化地接触到叶片,尽可能多地去除空气中地有害气体;采用插片式叶片的空气净化装置,有害气体进入机箱后,强迫气体沿着插片空隙的方向折流行进,也能最大化的接触反应叶片,较好地进行空气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旋式叶片有害气体驱除装置正视图。
图2为插片式叶片有害气体驱除装置正视图。
图3为插片式叶片有害气体驱除装置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