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棱镜式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530.5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叶莉华;崔一平;李丽;庞叔鸣;钟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183 | 分类号: | H01S5/18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垂直 发射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棱镜和多层介质膜分离输出光束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属于激光器件制造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有机/聚合物材料发光性质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有机/聚合物材料以实现激射。这种有机/聚合物材料激光被形象地称为“塑料激光”。
与传统激光器相比,有机/聚合物激光器具有诸多优点:
●聚合物激光器的发射波长可以通过分子设计进行调节,其调谐范围覆盖了紫外到红外区;
●受激发射截面大,激射阈值低;
●既可以制备在刚性衬底上,又可以制作在大面积柔性材料上;
●聚合物薄膜的激光发射可以满足军用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
●制造方便、设备简单、成本低廉;
●不但可以实现线光束激射,还可以实现面光束。
以有机/聚合物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的出现,不仅向传统激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在现代显示技术和集成光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平面光学微腔是在垂直腔面的一维方向上尺寸为光波长大小的Fabry-Perot谐振腔。根据Fermi’s黄金定则可知,微腔效应是腔内光子态密度(模式密度)重新分布的结果。近年来,由于光学微腔在量子电动力学基本物理的研究以及开发新型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各种发光材料包括无机半导体、有机染料、聚合物等在微腔中的发射性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由有机材料制成的平面微腔更引人注目。有机发光材料一般具有很宽的发光谱带,谱线的半高宽约100nm。而采用微腔结构可以很好地控制其自发辐射性质,获得单色性很好的发光。由于微腔效应,发光材料在谐振波长处的自发辐射得到增强,非谐振波长处的自发辐射受到抑制。在微腔中,发光材料的自发辐射速率和发射光谱都将发生变化,在满足激光的阈值条件下就可能获得激光输出。
现有的有机薄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通常采用三明治式结构,即包括一个反射超过预定波长范围的光的底部电介质堆;一个有机激活区;一个与底部电介质堆分隔开并能够反射超过预定波长范围的光的顶部电介质堆。有时顶部电介质堆可用金属膜代替,但由于金属薄膜作为一种吸收介质,其反射率难以提高,因此由其所构造的光学微腔不易获得很高的品质因子(Q)。
普通的三明治式结构虽然也能在垂直腔中形成激光振荡,但输入泵浦光与输出光位于微腔同侧时,两者夹角很小,给输出光的探测和使用带来困难。输入泵浦光与输出光位于微腔两侧时,垂直微腔的效率较低,反射层的制作比较复杂,参数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棱镜式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有效地将入射泵浦光与输出光分开,且能获得高效的垂直微腔。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棱镜式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高反射介质膜、有机增益膜、第一带通介质膜、石英直角棱镜、第二带通介质膜,其中:石英直角棱镜的一个垂直面从表面至外依次设有对输入泵浦光波长λ1增透、对输出光波长λ2高反射的第一带通介质膜、对输出光波长λ2有光放大效应的有机增益膜、对输出光波长λ2近似全反的高反射介质膜;石英直角棱镜的斜面上设有对输出光波长λ2增透、对输入光波长λ1高反射的第二带通介质膜。所述的石英直角棱镜为45°的直角棱镜。高反射介质膜为对输出光波长λ2反射率>90%的介质膜。在垂直结构微腔中引入棱镜将入射光和输出光有效地分开。
工作原理及过程:输入泵浦光从没有膜的一垂直面垂直入射,在斜面上反射后、垂直入射到有膜的垂直面上,透过第一带通介质膜进入增益膜区,并在高反射介质膜和第一带通介质膜形成的微腔内来回振荡,激励出输出光,部分输出光可透过第一带通介质膜进入棱镜、入射到石英直角棱镜的斜面上,并透过第二带通介质膜获得激光输出。
有益效果:
1.输入泵浦光直接垂直入射进增益膜,可获得最大的增益长度。
2.输入泵浦光和输出光被有效地分开,没有互相干扰的现象。
3.石英棱镜的热膨胀系数小,外界温湿度对器件的影响较小。
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高反射介质膜1,有机增益膜2,第一带通介质膜3,石英直角棱镜4,第二带通介质膜5,输入泵浦激光束Eλ1,输出激光束Eλ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有功调节节能装置的主电路
- 下一篇: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