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轴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808.7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同光;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倍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送液体介质过程中,沿旋转轴方向的防泄漏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潜水排污泵的旋转轴方向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潜水泵,含潜水排污泵,其旋转轴的轴向密封,皆采用机械密封形式。或采用外置一单面机械密封,或采用内置一双面机械密封或两个单面机械密封组合,用一个油室充油润滑和冷却。上述机械密封形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机械密封必须有一个端面面向输送介质,直接承受介质的压力,并依此来设定机械密封的弹簧预压力。弹簧预压力偏大,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密封面摩擦热量大,机械密封的橡胶易老化、碳化失去密封性能;弹簧预压力偏小,则密封效果下降。实际工况中,介质对于机械密封端面的压力是变化的,故现行的机械密封的安装使用形式,只能做到基本密封,仍有泄漏。二是潜水泵特别是潜水排污泵,所输送的介质成份十分复杂,含酸、含碱,还有相当多的固相物如泥、砂等,在泵叶轮径向不平衡摆动,少量的轴向窜动时,密封系统必然产生介质泄漏。上述两个问题,对于要求连续工作几千小时而不能停机的工作场合,是能以适应其工况要求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不受介质压力影响,能保证泵连续输送介质过程中不发生泄漏的泵轴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泵轴密封装置,其特点是:它设有油室I和油室II,两油室之间设有支撑隔板,泵轴在两油室中穿过,油室I的外侧壁与泵电机壳体相接,油室I的外侧壁与泵轴之间装有轴承,油室II的外侧壁与泵轴之间装有骨架油封,在油室I的内腔中设有装在油室I侧壁与泵轴之间的机械密封装置,在油室II的内腔中支撑隔板与泵轴之间、油室II侧壁内侧与泵轴之间都设有机械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油室II内腔中的两机械密封装置采用两个单面机械密封组合,或采用一个双面机械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泵叶轮开始输送介质,转轴上的骨架油封阻挡固相物,使之不能进入油室II内的机械密封的端面,并降低其所承受的介质压力,既使由于介质压力的变化,少量的介质泄漏至油室II内,支撑隔板与泵轴之间的机械密封会再次阻隔介质向油室I内泄漏,当油室II腔内泄漏的介质达到一定量后,会有微量介质进入油室I内,但由于油室I内的机械密封所受的外部介质压力基本为零,故油室I内的机械密封性能更稳定、可靠,保证介质不会泄漏到电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了双油室、三组机械密封,使得油室I内的机械密封基本不受介质压力变化的影响,所以整个旋转轴的轴向系统的密封更可靠,能保证潜水排污泵在复杂的介质中,长时间的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泵轴密封装置,采用双油室多密封结构。它设有油室I 4和油室II 10,两油室4、10之间设有支撑隔板6,泵轴1在两油室4、10中穿过,油室I的外侧壁11与泵电机壳体相接,外侧壁11为带止口的法兰,外侧壁11与电机壳法兰通过O形密封圈密封连接,油室I的外侧壁11与泵轴1之间装有轴承2,油室II的外侧壁8与泵轴1之间装有骨架油封9,泵轴1从油室II穿出后,并在其外端部用键与泵叶轮连接。在油室I的内腔中设有装在油室I侧壁与11泵轴1之间的机械密封装置3,在油室II的内腔中支撑隔板6与泵轴1之间、油室II侧壁8内侧与泵轴1之间都设有机械密封装置5、6。油室I、油室II中注入冷却润滑油。油室II内腔中的两机械密封装置5、6采用两个单面机械密封组合,或采用一个双面机械密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倍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倍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