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666.2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9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坚;徐正华;吴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9 | 分类号: | H01R13/7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连接器。
【技术背景】
现今,具有滤波功能的电连接器,通常在其内部设有载有滤波线圈的电路板,借此避免杂讯形成干扰。中国台湾智慧财产局公告的第486169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座、设置于端子座上的若干端子、一载有滤波线圈的内置电路板,所述端子与所述内置电路板相连接导通,使该内置电路板上的滤波电路及相关电子元件可以在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插接时发挥滤波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滤波线圈、端子常为多个,除此以外,电路板上还要设置其它电子元件以满足电路需求。但是,由于电连接器尺寸的限制,内置电路板的面积不能随意扩大,使得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路、焊点布置位置受到限制。
因此,确有必要对此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电连接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灵活增加内置电路板的面积,以满足端子、滤波线圈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焊接需求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载有滤波线圈的内置电路板,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设有导电线路的第一、第二内置电路板,所述滤波线圈设有分别连接该第一、第二内置电路板上导电线路的线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在电连接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两块内置电路板的组合,能够灵活增加内置电路板的面积,以满足端子、滤波线圈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焊接需求。内置电路板面积的增加,使得焊点布置较为宽松,从而便于焊接。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的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端子模组的部分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部分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具有滤波功能,安装于一母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一端子模组,该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座21和第二端子座22以及分别设于其上的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设置于第一端子座21上的第一内置电路板41和第二内置电路板42,连接该第一、第二内置电路板41、42的滤波线圈5。其中,所述第一端子31用以与前述母电路板(未图示)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22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电性接触。所述滤波线圈5设有分别连接第一、第二内置电路板41、42的线头51。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端子座21靠近前述母电路板(未图示)设置,且平行于该母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一端子31垂直于前述母电路板(未图示)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座21上,并贯穿该第一端子座21的上、下表面且笔直地突出一端长度。该第一端子31于所述第一端子座21上表面突出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内置电路板41;于下表面突出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母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一端子座21还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槽孔211。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内置电路板41平行前述母电路板(未图示)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端子座21的上表面,该第一内置电路板41设有与第一端子31匹配的若干电连接孔411。
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内置电路板42垂直于前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入方向并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板41呈一直角,该第二内置电路板上设有可插入前述槽孔211中的支脚421,通过该支脚421与槽孔211的干涉配合,使得第二内置电路板42稳固地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座21上。该第二内置电路板42还设有供第二端子座22安装的定位孔422以及与第二端子32匹配的若干电连接孔423。
请参阅图1或图2,所述第一、第二内置电路板41、42上设有可供所述线头51焊接的若干导电片400。通过滤波线圈5上的线头51与所述导电片400的焊接,使得第一、第二内置电路板41、42上的导电线路相连接,以保障信号传输的连续性。
所述第二端子座22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置电路板42之面向前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侧面上。该第二端子座22设有可收容于前述定位孔422中的定位柱221。所述第二端子32设置于该第二端子座22上,该第二端子32的末端笔直地突出一段长度,而此一突出的末端又恰与前述电连接孔42 3的位置匹配。该第二端子32的另一端与前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电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发卡机的拨卡机构
- 下一篇:多行玉米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