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568.9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三剑;蒋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三剑 |
主分类号: | C02F3/04 | 分类号: | C02F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5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滤床 生物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滴滤床技术处理(简称TF)就是先将废(污)水喷洒于滴滤床上,通过滤池中的填料使废(污)水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进行自然充氧,去除部分废(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无需机械曝气而去除废(污)水中的有机物的目的。但目前滴滤床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布水器用水银密封,有汞污染,均匀布水难,填料容易堵塞,出水水质差,运行不稳定。
另外,传统的填料多以黏土、稀土加工的陶粒、砂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注塑制成的环、球等形状为主,不仅机械性能低、表面积小,而且在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该反应器无需机械曝气,使用往复式布水器或旋转式布水器,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运行维护简单方便,另外,浮石填料层吸附性能强、挂膜好、使用寿命长、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所述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集水室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连通的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所述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集水室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滤池的截面呈矩形,布水器为往复式布水器,往复式布水器包括布水管,滤池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轨,布水管通过导向装置安装在两导轨之间,导轨的外侧设有水槽,布水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虹吸管,虹吸管的另一端伸入水槽中;所述虹吸管上安装有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所述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集水室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滤池的截面呈圆形,布水器为旋转式布水器,旋转式布水器包括位于滤池中心轴位置的进水管,进水管的两侧径向设有两个布水管,进水管的周围设有一与进水管连通的环形贮水槽,布水管的内端与贮水槽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上部为固定管,固定管的上端设有转盘,转盘与布水管的外端连接有钢丝拉绳。
上述浮石填料层是由浮石颗粒填料填充而成的,填料的颗粒密度以500-800公斤/立方米为宜,填料的浸水孔隙率以40%-50%为宜。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往复式布水器或旋转式布水器,使整个滤池能均匀布水,消除死角,有利于滤池中生物膜的生长,提高了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2.本实用新型无需机械曝气,也无需水银密封,避免了水银等毒性物质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使用天然的浮石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处理成浮石颗粒填料,浮石颗粒填料经填设形成浮石填料层,且填料的颗粒密度在500-800公斤/立方米之间,填料的浸水孔隙率在40%-50%之间,大大提高了吸附效果,具有挂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滤池;2布水器;3集水室;4浮石填料层;5通风口;6往复式布水器;7布水管;8导轨;9水槽;10虹吸管;11真空泵;12旋转式布水器;13进水管;14布水管;15贮水槽;16固定管;17转盘;18钢丝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截面呈矩形的滤池1,滤池1的上部设置有往复式布水器6,往复式布水器6包括布水管7,滤池1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轨8,布水管7通过导向装置安装在两导轨8之间,导轨8的外侧设有水槽9,布水管7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虹吸管10,虹吸管10上安装有真空泵11,虹吸管10的另一端伸入水槽9中;滤池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3,集水室3与往复式布水器6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4,集水室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4连通的通风口5。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水槽9中的废水通过虹吸管10注入布水管7中,然后从布水管7洒到滤池1中,由于布水管7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导轨8作往复运动,因此废水能均匀地洒到滤池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三剑,未经马三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立式辊磨机囊式液压缸
- 下一篇:钨钢切削刀具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