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210.6 | 申请日: | 200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特别是一种能红外成像的内窥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内窥镜已应用于医疗行业,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可以看到人体体内环境的眼睛,从而得到广泛认可。内窥镜采用的是摄像机的原理,把探头尽量做得很小,通过一个很小的孔进入人体脏器组织以观察病兆,再通过显示装置同步展现在医生的眼前,使医生可以看得清楚而“深入”。
比如,在进行腹腔外科时,先构成一个或多个通过患者皮肤的切口,然后将包括内窥镜在内的多种医疗仪器通过切口插入腹腔中。通常,内窥镜是通过套管插入腹腔,内窥镜外端一般包括多根细长的管子,它们既对内窥镜起固定作用,又可以将腹腔内部的光学影像提供给目镜或者其它显示装置,使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能够看到患者体内情况。由于患者的脏器组织是一个黑暗的空间,因此,已有内窥镜自身均带有冷光源,冷光源的光的强度不同,成像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组织对光强的要求并不相同。只有足够的光强才能给医生传达有效的信息,因此对内窥镜的要求比较高,仪器的制造成本相应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配置冷光源的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
内窥镜,包括光锥、导光束、光学物镜、处理显示器件,光锥后连接有导光束及光学物镜,最后连接上处理显示器件,其中:它还包括红外成像装置,红外成像装置安置在光学物镜之后,红外成像装置采集的影像信号传输给处理显示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上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的处理显示器件包括模/数转换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件、显示器/存储器,模/数转换器件的输出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输入端相连,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输出端与显示器/存储器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前加装有光学滤镜,且光学滤镜为红外滤镜。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为红外图象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本内窥镜,不仅能免去附带的冷光源照明装置,减少了制造的成本;同时,依靠人体组织及器械都可以发射出红外线,而且不同组织、器械都可以发射不同波长红外线,同一组织在不同健康状况下发射红外线也不同的原理,利用对红外线敏感的内窥镜能及时发现组织中所存在的异变区域,且成像稳定、清晰,实施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红外成像装置;2-光锥;3-导光束;4-光学物镜;5-红外滤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窥镜,包括光锥2、导光束3、光学物镜4、处理显示器件,光锥后连接有导光束及光学物镜,最后连接上处理显示器件,其中:它还包括红外成像装置,红外成像装置安置在光学物镜4之后,红外成像装置采集的影像信号传输给处理显示器件。
为了便于对红外成像装置1的信号处理与显示,所述的处理显示器件包括模/数转换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件、显示器/存储器,模/数转换器件的输出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输入端相连,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输出端与显示器/存储器相连。同时,为了实现内窥镜的清晰成像,需要对可见光进行截止。因此,在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1前加装有光学滤镜,且光学滤镜为红外滤镜5,确保对可见光进行截止的同时,不影响内窥镜红外线的导通。再者,为了实现内窥镜的红外成像的稳定传输,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1为红外图象传感器。
在手术过程中,内窥镜首先进入人体内,然后依靠其红外成像装置1对体内组织所发出的红外线进行采集。由于人体组织及器械都可以发射出红外线,而且不同组织、器械都可以发射不同波长红外线,同一组织在不同健康状况下发射红外线也不同,因此,红外成像装置1将采集后的数据发送给模/数转换器件,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件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的依然是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图像。同时,在内窥镜的使用期间不需要再通过加装任何辅助的冷光源进行照明,医生能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输出端所连接的显示器,直接依赖红外图象传感器对人体组织进行观察。再者,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输出端所连的存储器,能及时对图像进行储存,便于以后复诊和病理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磁干选机
- 下一篇:漆包铝线绕制的工业缝纫机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