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肿瘤诊断仪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032819.1 申请日: 2007-09-20
公开(公告)号: CN201131740Y 公开(公告)日: 2008-10-15
发明(设计)人: 王怡刚;李强;崔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超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5/05 分类号: A61B5/05;G01N27/416
代理公司: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罡
地址: 710054陕西省西安***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肿瘤 诊断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临床准确快速诊断肿瘤良恶性设备,具体说是一种能识别肿瘤分子中钠离子含量肿瘤诊断仪。

背景技术

肿瘤良恶性诊断目前主要是依靠病理诊断,依靠对活体细胞的病理分析,主要凭借诊断医生的经验和判断,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形态、功能变化的一门科学。诊断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对疾病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从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可靠的形态依据。

随着医学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检查手段也愈来愈多,如:B超、各种内窥镜、C T、核磁共振以及各种血清免疫、生化检测等,对不同疾病的诊断水平也相应提高。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确定疾病的确切诊断,还要依靠诊断病理学,特别是对肿瘤诊断更是如此。

肿瘤诊断是诊断病理学的核心工作,如何做到早期诊断自然是广大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肿瘤诊断的难点之一。但目前尚没有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无论是外科病理学还是肿瘤病理学诊断,都是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肉眼变化和光镜下特征综合作出的。有时尚须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分析、自动图象分析、超微结构,甚至随访结果才能确诊,所以是一门依赖经验积累的诊断学科,随着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病理学通常分为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两大部分。病理学诊断不仅可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其预后,更重要的是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病理诊断也有局限性,因其活检标本、巨体取材和切片检查均属抽样检查,最终在光线镜下见到的仅是病变的极小部分,有时不能代替整个病变;另外病理诊断是否可靠也与病理标本的选取有关;有时也有假阴情性的结果。对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者,应及时复查病理诊断,若病理诊断确切无误,可考虑病理标本的选取是否得当。必要时重新取材,做再次病理诊断。若是在手术中提取标本,病人还要承受等待病理诊断过程中的麻醉、给氧、输血费用,以及副作用和生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临床上能快速、准确诊断肿瘤细胞的肿瘤诊断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肿瘤诊断仪,包括探头装置和电流采样、滤波、放大、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装置包括探头和连接导线;所述的探头为圆柱状的电子化学电池,其由内向外沿径向依次设置芯导体、内导体、内绝缘体、外导体和外绝缘体;内导体和外导体分别连接导线输出;所述的芯导体采用带电子的电池材料,其能与肿瘤细胞内的阳离子产生电位差,形成微电流信号。

上述的圆柱状的电子化学电池为毫库伦级的微型电化电池。

上述的圆柱状的探头直径为2毫米,其中芯导体的直径为0.4毫米,内导体的厚度为0.3毫米,内绝缘体的厚度为0.1毫米,外导体的厚度为0.3毫米,和外绝缘体的厚度为0.1毫米。

上述的芯导体采用带电子的电池材料为镁,锂。

上述的连接导线采用恒阻导线。

上述的微电流信号通过电流采样、滤波、放大、处理模块处理成识别信号。

运用肿瘤电子诊断仪,可以在几秒钟内检测出一个变形组织是不是一个恶性肿瘤。参考值可以在健康地组织中检测到,如果没有参考值,对变形组织的测量值也会是有效的。通过肿瘤电子诊断仪及时、迅速发现人体组织的恶性病变,对肿瘤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其主要优点和功能如下:

1、早期检测

肿瘤细胞由良性转为恶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亚健康细胞分裂速度不断加快而转化为恶性肿瘤细胞。肿瘤电子诊断仪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检测到7天以内的细胞分裂速度的变化,及时发现癌病变先兆,为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2、手术中辅助检测

肿瘤电子诊断仪可在手术过程中实时多点检测,可明确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转移情况,并可快速得到检测结果,帮助制定、修改手术治疗方案。

3、治疗效果跟踪

肿瘤患者手术后放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检测方法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最佳需等待6周,肿瘤诊断仪在放化疗4天后即可观察治疗效果,方案有效治疗,钠离子水平可回落到高峰时的15%~20%,接近正常值水平,显示恶性细胞分裂速度降低,肿瘤扩散得到抑制。反之则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4、促进临床基础研究

肿瘤电子诊断仪对细胞钠离子检测是根据有关基础理论制定的标准,为肿瘤基础研究及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探头横向剖面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超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超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