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蹄型给风自抽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759.3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福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9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72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蹄型给风自抽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炉子一般都是固定在盘起的土灶上,想要搬动很不方便,而且炉子普遍存在燃料不能充分燃烧的现象,就会带来燃料不能充分利用、燃烧热值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蹄型给风自抽炉,不仅可以灵活搬动,而且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给风自抽炉,包括大锅窝和温水锅窝、连接大锅窝和温水锅窝的过火门、与温水锅窝相连通的出烟道,以及大锅窝内设置的加燃料口和炉条、大锅窝下部的储灰抽屉,其特点是,大锅窝设置在底座上,炉条设置在大锅窝与底座的连接处,大锅窝内、炉条的上部,与筒壁相接处设置有圆环形的挡火片,挡火片的内圈固定连接一凸台形的拦火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储灰抽屉外套装有一个储灰外套。
储灰抽屉上安装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锅窝设置在底座上的形式,底座可以灵活搬动。另外,通过设置挡火片和拦火圈,使燃料经过拦火圈要燃烧两次,所以,使燃料的利用更加充分,不仅省时、省料,而且热值也得到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拦火圈和挡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烟道,2.温水锅窝,3.过火门,4.大锅窝,5.拦火圈,6.筒壁,7.挡火片,8.加燃料口,9.炉条,10.底座,11.储灰外套,12.储灰抽屉,13.拉手,14.底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给风自抽炉如图1所示,将大锅窝4设置在底座10上,底座10由底腿14支撑。大锅窝4通过过火门3与温水锅窝2连通,烟气由与温水锅窝2相通的出烟道1排出,炉条9设置在大锅窝4与底座10的连接处,大锅窝4内,炉条9的上部,与筒壁6相接处设置圆环形的挡火片7,挡火片7的内圈固定连接一凸台形的拦火圈5,底座10的下部,与炉条9对应处设置储灰抽屉12,储灰抽屉12外套装一个储灰外套11,储灰抽屉12上可以安装拉手13。
本实用新型的自抽炉可以使用原型硬柴、杂柴以及多种煤兰炭作燃料,从加燃料口8处加入燃料,燃料在炉条9上燃烧,产生的火焰经挡火片7和拦火圈5的下压后,要经过二次燃烧,热量经过火门3进入温水锅窝2,可加热温水锅窝2上的锅灶,燃烧后的灰烬落入储灰抽屉12。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锅窝设置在可搬动的底座上,整个炉子可以灵活搬动。在大锅窝4内设置的挡火片7和拦火圈5,使得燃料经过两次燃烧,的充分利用了燃料,所以,达到了节约燃料、省时、省料的作用,而且热值也得到较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福,未经刘俊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