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香疗棒施用器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616.2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泉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泉水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F7/00;A61M37/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苟红东;席树文 |
地址: | 721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香疗棒 施用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保健器械,特别是一种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纯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组合物,用于激发经络传导,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并达到预防疾病的药物的配置及使用器械。
背景技术:
中华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独成体系,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远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实用新型了艾团灸治疾病,其原理是用艾绒捏成带尖球型,隔蒜片在选定的穴位上,点燃艾绒。灸治疾病开创了中华医药内病外治的先河,但先人们在临床中发现艾团在治疗中稍有不慎容易灸出泡或烧伤,后经进一步改革,用纸将艾绒包卷成艾条。距病病灶寸许灸治,并结合扎针疗法一并应用。扎针时用艾条烧针尾,使艾味顺针而产生热量进入穴位刺激经络来提高疗效。从此便有了针灸的独特疗法,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进入现代后,有人提出了利用中医气味疗法的装置和药疗香。比如,中国专利200420084200.1公开的一次性含氧香疗器,包括由盒体和透明的底盖组成的外盒及内盒,内盒装有反应液,反应液采用水或双氧水。内盒底部设有排液管,排液管接有单向阀。内盒和外盒之间的空腔下部设有筛板,筛板上方装有海绵体,海绵体吸附有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外盒顶部端面上装有按钮式控制阀,用于同时开启和关闭内盒的进气管和外盒的出气管,控制阀具有逸出口。靠近出气管处依次装有与空腔相通的香料盒和过滤盒。香料盒装有薰衣草、天竺葵、薄荷、百里香等其中的任一种或几种香料。该方法是将吸氧和香疗结合在一起,吸氧和香疗同时发生,即用即有,即停即止,使用快捷方便,成为可随身携带的香烟替代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香疗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药物治疗方法单一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弊端。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继承和弘扬的针灸疗法这一独特的技术。时光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立于不败之地,应用于临床,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方法,经过数百次的试验,最后筛选出以植物中草药为组方的新疗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利用药物治疗和理疗综合作用,在一次治疗中通过理疗打通人体经络,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地说,施用立体香疗棒的器具,包括护筒(1)和药棒固定环(2),药棒固定环(2)安装在护筒内壁上且其中间制有供药棒穿过并使药棒定位的喇叭口状卡环。
在药棒固定环(2)两侧连接有调节片(3),该调节片(3)位于护筒两侧的滑槽内是可以上下滑动的并可以定位。
在药棒固定环(2)底部和护筒内表面固定有反射内衬;在护筒下端部连接有一段用绝热材料制成的阻热段(5)以防止护筒温度过高灼伤皮肤;在护筒下部位于药棒固定环底部位置固定有收灰盘(4),收灰盘上开有可使香灰漏下的多个细孔。
本实用新型用香柱型的中药棒燃烧,利用其缓慢持续挥发出的药效和红外热波辐射,全方位立体治疗,促进人体气血循环,舒筋活络,调理内分泌调畅五脏六腑之气,贯通经脉及微循环。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治疗保健之目的。
而且本实用新型配方中不仅考虑了药物的治病效果,同时利用了药物自身的黏合作用,无需加入化学粘合剂即可粉碎后加水挤压成形。避免了燃烧时产生有害气体。
本实用新型药理及治病机理: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其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由于经络能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体内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脏腑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来。
立体药香疗法治病药理和机理就在于对人体皮肤的特定部位、穴位给与适当的刺激,通过皮肤入经筋、由气穴入脉络、以立体药香的手法用药物燃烧产生的热气(红外波)打通任督二脉奇经、促气血之海得以阴阳互补、相互调整,使之经络贯通起到祛除邪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增强脏腑机能、提高免疫力、促进病体健康的作用。使患者不吃药、不打针、不接触皮肤,在热疗享受中内病外治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棒施用器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泉水,未经王泉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