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推式微型无人飞机开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2430.7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唐剑;王根铎;陶军;王武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地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62 | 分类号: | B64D17/62;B64D17/8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无人 飞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推式微型无人飞机或模型飞机的开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飞行器不断涌现,遥控模型无人飞机利用遥控器发射信号,模型无人飞机接收信号,通过设置在模型无人飞机上的多个舵机来控制飞机运动和进行一些航空作业,但由于模型无人飞机飞行速度较高,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飞行事故,造成飞机和航空作业资料的损失。一般前拉式布局的模型无人飞机设有开伞装置,前拉式飞机的螺旋桨设置在飞机最前端的机头部分,因此降落伞舱置于机头之后,开伞过程中由于飞机的惯性运动和降落伞的风力作用,降落伞向后飘动,伞绳不会卷入螺旋桨的运转平面,由于降落伞的风力作用,机身翻转180°,飞机降落地面时,机身顶部着地,使飞机本身造成损坏。后推式布局的模型无人飞机,由于螺旋桨置于伞舱之后,开伞过程中由于飞机的惯性运动和降落伞的风力作用,降落伞向后飘动,伞绳会卷入螺旋桨的运转平面,因此,后推式无人飞机无法安装降落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推式微型无人飞机开伞装置,同时实现飞机正常姿态下降落着地。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后推式微型无人飞机开伞装置,包括机身,机身底部设有伞舱和伞舱盖,伞舱内设有折叠的降落伞体,机身底部从伞舱位置沿机身头部至机身顶部重心位置设有引导槽,引导槽顶面设有与机身一体的蒙板,机身顶部重心位置两侧设有降落伞受力点环扣,降落伞体的主伞绳从伞舱引出嵌入引导槽并紧系在降落伞受力点环扣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当飞机飞行中遇到紧急情况,飞机可打开降落伞,由于设置了伞绳引导槽,可使伞绳绕开螺旋浆运转平面,同时机身在开伞瞬间旋转360度,实现了飞机正常姿态下降落着地,因而降低了飞机自身和航空作业资料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身侧视图。
图3为机身仰视图。
图4为机身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推式微型无人飞机开伞装置,包括机身2,机身2底部设有伞舱4和伞舱盖3,伞舱4内设有折叠的降落伞体9,降落伞体9采用轻质不透气的尼龙材料制造,具有重量轻不易损坏等特点,降落伞可以根据不同重量和尺寸的飞机采用多种规格。在使用前将降落伞体9折叠后存放于伞舱4内,降落伞体9和伞舱盖3上设有控制装置与飞机上的舵机连接,机身2底部从伞舱4位置沿机身2头部至机身2顶部重心位置设有引导槽1,引导槽1顶面设有与机身一体的蒙板5,机身2和蒙板5采用PVC材料或其它轻质材料制成,机身2顶部重心位置两侧设有降落伞受力点环扣10,降落伞体9通过支伞绳8与主伞绳7连接,降落伞体9的主伞绳7从伞舱4引出嵌入引导槽1并紧系在降落伞受力点环扣10上。
当飞机飞行中遇到故障威胁到飞机自身的安全时,飞机上的舵机可控制打开伞舱盖3并弹出降落伞体9,由于地心引力作用,降落伞体9会接近于垂直角度下落,在强气流中迫使打开降落伞体9,此时降落伞体9有足够大的阻力,通过主伞绳7给飞机一个较大的拉力,同时主伞绳7拉开引导槽1的蒙板5,在主伞绳7自下向前再向上的作用下,机头向下带动机身2逆时针旋转360度,降落伞体9的主伞绳7最终通过受力点环扣10固定在机身2上,由于降落伞体9张开产生阻力,飞机慢慢下降,着陆时飞机正常姿态下触地,实现安全降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地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大地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