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外淋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743.0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能惠;杜学斌;雷刚;邵国栋;任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667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32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的组件,尤其是配合钢管槽内淬火装置使用的双排外淋管。
背景技术
在金属管材热处理中,采用“外淋+旋转+内喷”淬火工艺的钢管淬火装置,要求外淋液在淬火钢管的轴线上不仅要满足一定的流量,而且要保证均匀喷射到钢管上。淬火工艺关键是“快速冷却”,对于采用上述淬火工艺对钢管进行淬火处理,钢管的淬火质量取决于外淋液的流量及在钢管的轴线上的喷射均匀程度。外淋液的流量与钢管的直径及壁厚有关,直径越大、壁厚越厚,需要的流量越大。直径小于Φ139mm的钢管淬火时,采用单排管喷液就可以满足淬火工艺要求,但当钢管直径大于Φ139mm时,单排管的喷射流量就难以满足淬火工艺要求,如果单纯加大喷淋管的管径,在钢管的轴线上的喷射均匀程度就很难控制,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钢管淬火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排外淋管,以便满足大直径钢管的淬火工艺要求,它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排外淋管,它至少包括一级管1、二级管5、连接在一级管1和二级管5之间的连通管2、连通管2上的阀门3、与二级管5和连通管2相接的挠性接头4以及连接在二级管5上的喷头6;一级管1、连接在一级管1和喷头6之间的连通管2、二级管5和阀门3共同构成喷淋管路,其特征是:喷淋管路至少在两路以上。
所述的相邻两路喷淋管路一上一下固定。
所述的喷头6每根与二级管5相连部位呈弧形勾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喷淋管路至少两路以上,相邻两路喷淋管路一上一下固定,通过组合使用不仅能满足大直径钢管淬火工艺流量的要求,而且还能够适应小直径钢管的淬火工艺要求,喷淋均匀,调节方便,结构合理,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一级管;2、连通管;3、阀门;4、挠性接头;5、二级管;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组双排外淋管的基本结构。根据淬火钢管长度的不同,可沿管向连续设置多组双排外淋管。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组外淋管都是由一级管1、连通管2、阀门3、挠性接头4、二级管5、喷头6等管件组成;一级管1一侧平行布置有上下两根连通管2,这两根连通管2分别与一级管1的同一接口相连通,在上下两根连通管2管体上分别依次连接有阀门3、挠性接头4、二级管5,在二级管5上分别连接有喷头6。
该双排外淋管中,一级管1、上下连通管2和喷头6的直径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保证喷头6在一定的流量下均匀喷液。
该双排外淋管的喷头6每根与二级管5相连部位呈半圆弧形勾状,而且是上半圆状,既弧形向上凸起以增加管道阻力;多根平行外淋管安装形成一组,上、下二级管5上的喷头6交错布置。
喷淋时,淬火液从一级管1进入,由连通管2,连通管2上的阀门3、二级管5接口处的挠性接头4进入喷头6,通过调节每路喷淋管路上的阀门控制进入喷头6的淬火液流量。在对小直径钢管进行淬火时,可以关闭相邻的一个阀门,调整另一个阀门开度,以便小流量均匀喷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未经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筛网泡破点的方法
- 下一篇:激光光束扩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