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糊盒机输送带的自动纠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394.2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筱霞;陈永常;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31B1/02 | 分类号: | B31B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208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糊盒机 输送带 自动 纠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糊盒机输送带的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糊盒机是制作纸盒的主要设备,输送带是自动糊盒机所使用的易损部件之一,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其中边缘磨损是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边缘磨损的主要原因就是输送带在运转过程中跑偏所致,一般自动糊盒机输送带纠偏采用手动纠偏的方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输送带两边拉伸力不同会产生张力不的匀现象,拉伸变形后的输送带运行过程中会严重偏离正常位置,使操作人员频繁使用手动纠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正常开机的情况下,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就需要调整一次,偶尔疏忽,就会造成输送带偏离正常位置后与两边的金属支架相摩擦,造成输送带边缘磨损,直至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的糊盒机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驱动轴、从动轴以及套装在驱动轴与从动轴上的输送带,其特点是,在输送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输出端与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还与电机相连接,电机的端头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与丝杠相连,丝杠与螺母相连,螺母固定于驱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可编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与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光电开关,通过光电开关检测输送带,当其中一只检测不到输送带时,光电开关将数据信号送至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输出间歇控制信号到电机,控制电机带动调整丝杠向相反方向移动,等待一定的时间后输送带如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将继续输出控制信号,直至两只光电开关同时检测到输送带为止,从而达到自动纠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4以及与电机4的端头相连接的联轴器5,联轴器5与丝杠6相连,丝杠6与螺母7相连,螺母7固定于驱动轴8上,输送带9套装在驱动轴8和从动轴10上,在输送带9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光电开关1,光电开关1的输出端与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的输入端相连接,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电机4及报警器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两只光电开关1安装在输送带9的两侧,当其中一只检测不到输送带9时,光电开关1将数据信号送至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经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内部程序处理后,输出间歇控制信号至电机4,控制电机4的正或反向转动,电机4的端头与联轴器5相连,联轴器5与丝杠6相连,电机4的转动带动丝杠6转动,丝杠6与螺母7相连,通过丝杠6的转动,带动螺母7移动,螺母7与驱动轴8的端头相连,螺母7的移动带动驱动轴8的端头移动,因输送带9套装在驱动轴8上,从而使输送带9两边的松紧程度发生变化,输送带如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将继续输出控制信号,直至两只光电开关1同时检测到输送带9为止,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输出停止指令,电机4停止转动,达到自动纠偏的目的。当连续输出5次控制信号,如果1分钟后还没有达到纠偏效果,智能型可编程控制器2将输出报警信号到报警器3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手动调整,使输送带自动运行在可控区域内,不再出现输送带拉伸变形及与金属支架摩擦现象,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