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灌用的水流泥沙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374.5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张杰武;史才德;赵学;张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36/04;B04C5/28;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水流 泥沙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自由旋流的装置和水流的过滤,也是用于花园、田地、运动场等浇水的前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是申请号为96204592.6,名称为“一种泥砂分离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它有进水管,出水管,柱形外壳,锥形外壳,接砂口,集砂罐,排砂口,柱形外壳圆周切向接有进水管,柱形外壳顶部垂直接有伸入到柱形外壳内的出水管,柱形外壳下接锥形外壳,锥形外壳下部的接砂口接集砂罐,集砂罐上开有排砂口。对于泥沙含量较大并且泥沙粒度较小的水流,采用该技术分离泥沙不能取得较好的效率和效果,处理后的含有细小泥沙的流水不能用于滴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对含泥沙量较大河流水流的泥沙分离效率,使滴灌技术在含泥沙量较大河流区域能得到推广与应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滴灌用的水流泥沙分离装置,滴灌用的水流泥沙处理装置,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分水管28连接,在分水管28上分别装有两个分解水量的分流管a1、a2,每个分流管a1、a2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28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个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28横截面积的1/2,另一个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28横截面积的2/2,每个分流管a1、a2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25、23,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5、8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5、8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6上,集水管6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入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水流量直接决定着水的旋流速度,是决定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28横截面积的1/2,另一个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为分水管28横截面积的2/2,使每个分流管的分水量均占总水量的1/2保证各组泥沙分离机构分离效果的一致。
旋流式离心分离器采用整体一次成型技术,在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纵向、横向无对接接缝及焊接接缝。整体材质一致。使旋流式离心分离器避免了由于接缝在使用中形成的缺陷,使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滴灌用的水流泥沙处理装置中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25、23,在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5、8的入口连接,进水管由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2组成,其中第一进水管1的出口与第二进水管2的入口连接,第二进水管2的出口通过法兰盘3与分水管28的入口连接。如图2所示,在分水管28上装有一快速释压阀27。如图1所示,在分水管28上装有一压力表4。如图1、图2所示,进水管与分水管28连接,在分水管28上分别装有两个分解水量的分流管a1、a2,每个分流管a1、a2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28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个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28横截面积的1/2,另一个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28横截面积的2/2,每个分流管a1、a2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25、23,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26、22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5、8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5、8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6上,集水管6的出口与出水管连接,最后与滴灌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睡眠贴
- 下一篇:铁路无人看守道口自动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