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312.4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占彪;王树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占彪 |
主分类号: | C10C1/00 | 分类号: | C10C1/00;C10G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86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焦油 加氢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增加燃料油的产量,以煤焦油替代石油生产燃料油,现已成为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在煤焦油加氢改质生产燃料油的方法中,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装置是其关键设备之一,对提高煤焦油加氢改质生产燃料油的产率、并使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用煤焦油替代石油生产燃料油,所用的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装置目前环没有定型装置,用煤焦油生产燃料油的技术领域中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焦油加氢反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效率高、生产操作稳定可靠、易控制、适应各类煤焦油的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筒体上端设进料管、下端设反应产物出口管,筒体左侧设伸入筒体内的上冷氢管和下冷氢管、右侧至少设3个热电偶管、底部设卸料管,在进料管内设置入口扩散器,筒体内入口扩散器下设气液分配器,气液分配器与上冷氢管之间设上表面放置上瓷球的上支承格栅,上瓷球上表面设置上催化剂,上冷氢管下设上冷氢箱,下冷氢管上部设上表面放置中瓷球的中支承格栅,中瓷球上表面设置中催化剂,下冷氢管下设下冷氢箱,在筒体内底部设出口收集器,出口收集器上设上表面放置下催化剂的下瓷球,在中催化剂上表面设置上筛板盘,下催化剂上表面设置下筛板盘。本实用新型的入口扩散器为:锥形体和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开孔底板的上表面、上端设置与吊耳联接的封闭顶盖,开孔底板上的开孔率为8%~10%、孔径为5~10mm,开孔底板的外端设置扩散器外罩、下表面设置定位块以及至少通过3根吊杆与一个水平开孔档板联接,一个水平开孔档板至少通过3根吊杆与另一个水平开孔档板联接,水平开孔档板上的开孔率为10%~12%、孔径为5~8mm。本实用新型的下冷氢箱为:在档板的下表面设置混合箱和环圈,混合箱内的下端设置中心管,环圈与筒体之间形成半圈流道,环圈与筒体之间设置节流管,环圈与混合箱之间设置旋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筛板盘是在一块平面的板状体上加工有筛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筛板盘上的筛孔排列成正三角形或同心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下筛板盘的结构与上筛板盘相同,上冷氢箱的结构与下冷氢箱相同,上支承格栅的结构与中支承格栅相同。
本实用新型对石油炼制过程中所用的加氢反应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了入口扩散器,将进入筒体内的煤焦油和氢气均匀混合洒布到气液分配器,在上冷氢管下设置上冷氢箱,下冷氢管下设置下冷氢箱,新加入的氢气在上冷氢箱和下冷氢箱内高速旋转与上催化剂和中催化剂后的反应物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效率高、生产操作稳定可靠、易控制等优点,可作为煤焦油与氢气的反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入口扩散器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气液分配器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上筛板盘9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剖面图。
图8是图1中出口收集器18与反应产物出口管19的联接示意图。
图9是图8中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下冷氢箱21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B-B剖视图。
图12是图1中的下冷氢管2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C-C剖视图。
图14是图1中的中支承格栅2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装置由进料管1、入口扩散器2、气液分配器3、筒体4、上热电偶管5、上催化剂6、上瓷球7、中上热电偶管8、上筛板盘9、中热电偶管10、中催化剂11、中瓷球12、中下热电偶管13、下筛板盘14、下热电偶管15、下催化剂16,下瓷球17、出口收集器18、反应产物出口管19、卸料管20、下冷氢箱21、下冷氢管22、中支承格栅23、上冷氢箱24、上冷氢管25、上支承格栅26连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占彪,未经杨占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腐殖酸产品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具有盖门锁定装置的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