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管固定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936.4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玫;高丹;付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玫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胃管固定带。
(二)背景技术
临床上借助胃管给与鼻饲饮食的老年病人比较多,由于胃管的刺激病人常感到不适,难以接受。特别是患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人不能配合鼻饲治疗,常自行拔除胃管,使传统采用的胶带或棉绳固定胃管的方法失败。为避免反复插胃管对病人鼻腔、食道、胃管粘膜的刺激损伤,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忙乱以及陪护人员的困扰,急需设计一种牢固可靠的胃管固定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牢固可靠的胃管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带,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一水平的颈后固定带,其两端分别固定有一耳后垫片,两个耳后垫片通过一线绳贯穿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胃管固定牢靠,由于有颈后固定带以及穿过两侧耳后垫片的线绳对胃管的牵拉固定,使病人不易拔出胃管;保护皮肤,避免了使用胶带固定在具梁两侧对皮肤的刺激损伤;便于鼻腔的清洁护理,由于固定牢靠,护士可随时用棉棒清洁鼻腔分泌物。而且制作简单,实用,经临床验证,均未发生病人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忙乱和陪护人员的负担,尤其适用于老年痴呆病人的胃管固定。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结扣,2线绳,3耳后垫片,4颈后固定带。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带,包括一水平的颈后固定带4,其两端分别固定有一耳后垫片3,两个耳后垫片通过一线绳2贯穿上下两端。颈后固定带由纱布折叠制成,耳后垫片由纱布将线绳置于中心卷制压扁而成,线绳为棉绳,长度约90cm.
使用时,将胃管插入后,首先用4cm长中间已剪一成长椭圆形孔的胶布缠绕在病人鼻腔外胃管上形成胶布小槽,以标记胃管外露的长度,也利于棉绳的固定。然后将颈后固定带的纱布长条紧贴后脖颈,将两侧纱布卷套在左右外耳后,再将连结的棉绳从头顶处拉向鼻前方,用单手指打个活结扣1,将胃管穿入活结,固定在胶布小槽上拉紧结扣,将耳上纱布卷内一侧的棉绳在胃管胶布槽处打上一结拉紧,与另一端棉绳打结固定,松紧度以能置人一小手指尖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玫,未经郭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