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354.6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栎坛;何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栎坛 |
主分类号: | H01K1/32 | 分类号: | H01K1/32;A61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光源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光源种类可分为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金卤灯、LED等多种光源,其作用主要是用于普通照明或提供功能性光源。除紫外灯有灭菌作用外,尚无空气净化功能。资料中有介绍:在节能灯电路上改装负离子或臭氧发生器电路,不仅使灯的成本增高,且与电路连接在一起故障机会较多,安全性差,维修不便。鉴于目前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情况,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光源,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达到了照明、净化空气和节能环保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是在电光源的玻壳上直接生长参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是参茸结构及净化层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包括玻壳、灯头、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在玻壳上设有参茸,参茸呈尖刺形结构,直接生长在玻壳上与玻壳固为一体,在参茸表面上设有光催化层。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其特征在于:光催化层是含有光催化纳米粒子及成膜介质层。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其工作原理在于:玻壳或参茸上的光催化层其纳米粒子吸收光源的光能,包括可见光或紫外光,产生电子空穴对,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这样导带带有一个负电荷,而价带则产生空穴带有正电,此时空气中的O2和H2O与之作用,便形成了活性很高O-2和OH,而O-2和OH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能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体,使空气对流不断流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电源,由于璃参壳参茸上设有催化层,其纳米材料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分解,同时充分利用电能达到照明和环保的双重作用,本技术方案适用于白炽灯、节能灯、水银灯、日光灯、紫外灯等净化型电光源玻壳的制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参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源,11.灯头,12.玻壳,13.发光体,2.参茸,21.光催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包括灯头11、玻壳12、发光体13,其特征在于:在玻壳(12)上设有参茸(2),参茸(2)呈尖刺形结构,直接生长在玻壳(12)表面上与玻壳固为一体,在参茸(2)表面上设有光催化层(21)。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型电光源,其特征在于:光催化层(21)是含有纳米粒子及成膜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栎坛,未经陈栎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空调滤网
- 下一篇:支架搁置大块梁段调位转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