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自清洁立式叶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8615.0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邹润民;牟晓红;韩宁;杨树林;马卫东;陈先杰;谷建明;刘传斌;贾希震;任绪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永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9 | 分类号: | B01D29/39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10008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清洁 立式 叶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全自动自清洁立式叶滤机,用于液固分离。
背景技术
全自动自清洁立式叶滤机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固液分离作业中精滤操作单元的过滤设备,过滤元件中的聚液管在壳体内呈单排放射状分布,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滤布寿命长、滤液指标好、运行成本低,是较先进的粗液精滤设备。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发现,这种布置方式存在不能有效利用设备壳体内部空间的缺点,影响了叶滤机的过滤能力,尤其是当进料处理量和过滤面积较大、聚液管较长、壳体在直径方向的尺寸必须相应增大时,聚液管外段的间隙较大,该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当需要的过滤面积较大时,如仍沿用上述方法,壳体直径必须增加很大才能保证足够的过滤面积,不仅壳体的制作、安装不便,也给相应增长的过滤元件的制作、安装及拆卸带来极大障碍,而且该设备的制作和安装成本均大幅度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全自动自清洁立式叶滤机,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叶滤机壳体内的有效容积,提高过滤能力,制作、安装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自清洁立式叶滤机,包括壳体和整长聚液管,整长聚液管在壳体内呈单排放射状分布,整长聚液管的内端支撑在中心的分料盘上,外端支撑在壳体上,在整长聚液管较长时,在整长聚液管的外段间隙中增设短聚液管,充分利用较大的聚液管间隙空间,最大化地利用叶滤机壳体内的有效容积,提高过滤能力,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成本低。
可以在壳体上设置牛腿,在牛腿上架设钢圈分料盘,使短聚液管的内端支撑在钢圈分料盘上,外端同样支撑在壳体上;也可以直接在相邻整长聚液管上设置吊块,使短聚液管的内端焊接在吊块上,外端同样支撑在壳体上。
当整长聚液管外段间隙更大时,可增设两个短聚液管,还可以在两个短聚液管间隙中再增设中长聚液管,此时,既设钢圈分料盘,也设吊块,因中长聚液管的内端距离壳体较远,可将短聚液管的内端支撑在钢圈分料盘上,而将中长聚液管的内端内端焊接在吊块上。
按照上述的设计,叶滤机所需过滤面积较大时,壳体内将布置有三排长短不一的聚液管过滤元件,为了快速方便区分不同的聚液管,将短聚液管、中长聚液管和整长聚液管在高度上错位分布,形成多层分布结构,如两层或三层,可以是短聚液管在一层高度上,中长聚液管和整长聚液管在一层高度上,或短聚液管、中长聚液管和整长聚液管分别在不同的三个层次的高度上。如:将整长的一排聚液管及中长聚液管布置在最底层,将短聚液管布置在最高层,这样即可快速找到相同的聚液管,在安装拆卸时也可根据聚液管的长短依次有序地进行处理,即:安装时可先从最低层的整长聚液管过滤元件开始,然后是中长聚液管过滤元件,最后才是最高层的短聚液管过滤元件;而拆卸时顺序刚好相反,从最高层的短聚液管过滤元件开始拆卸,再是中长聚液管过滤元件,最后才是最低层的整长聚液管过滤元件。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聚液管的较大间隙中增设了另外的聚液管,有效地增大了过滤面积,在同等壳体直径的条件下,实现了在有限的壳体空间内达到较大过滤面积的技术愿望,充分利用了设备的有效容积,正因为如此,壳体的直段直径及壳体壁厚、封头尺寸及锥体高度等都不必设计得太大,保证了较低的设备材料成本及制作成本,而且制作、安装、拆卸方便。
由于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被应用后,将会极大降低制造成本、安装成本及整个配套系统(工艺、管道、阀门和土建等)的投资。主要应用于氧化铝行业及制糖行业,并且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探讨用在其它行业的精滤操作单元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钢圈分料盘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吊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分料盘 2、整长聚液管 3、吊块 4、中长聚液管 5、短聚液管 6、钢圈分料盘 7、牛腿 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自清洁立式叶滤机,包括壳体8和整长聚液管2,整长聚液管2在壳体8内呈单排放射状分布,整长聚液管2的内端支撑在中心分料盘1上,外端支撑在壳体8上,整长聚液管2的外段间隙中增设有短聚液管5和中长聚液管4,在壳体8上设置牛腿7,在牛腿7上架设钢圈分料盘6,短聚液管5的内端支撑在钢圈分料盘6上,外端支撑在壳体8上,在相邻整长聚液管2上设置吊块3,中长聚液管4的内端焊接在吊块3上,外端支撑在壳体8上,短聚液管5、中长聚液管4和整长聚液管2在高度上错位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永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永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电子响应装置的飞镖板
- 下一篇: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