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隔一次高、低压充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061.4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常方瑞;张文波;李同德;冯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永平 |
主分类号: | E21B43/02 | 分类号: | E21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低压 充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油田油井充填防砂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油井防砂用充填装置仅能采用高压地层充填防砂,存在的主要缺点:1、不能解决确保套管和防砂管之间填实压实;2、在高压充填时,由于油、套压差大容易出现防砂管柱上窜现象;3、对防砂管柱和油井套管密封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压与低压都可以同时施工的一种新型的油田油井防砂的充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封隔一次高、低压充填装置,由上接头1、坐封活塞2、充填中心管3、打捞接头4、下中心管6、上中心管7、胶皮筒8、上锥体9、卡瓦支架10、卡瓦11、下锥体12、下接头16、冲管接头1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锥体12连接换向筒14的上端,换向筒14的下端与压环15连接,压环15与所述的下接头16左旋丝扣连接,所述的充填中心管5与滑套13的上端连接,滑套13下部与冲管接头17丝扣连接,钢球18位于冲管接头17上部的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下锥体12连接换向筒14的上端,换向筒14的下端与压环15连接,压环15与所述的下接头16左旋丝扣连接,所述的充填中心管5与滑套13的上端连接,滑套13下部与冲管接头17丝扣连接,钢球18位于冲管接头17上部的腔内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高压与低压可以同时施工的技术要求,减少了防砂施工的技术难度。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上接头 2、坐封活塞 3、充填中心管 4、打捞接头5、外筒 6、下中心管 7、上中心管 8、胶皮筒 9、上锥体10、卡瓦支架 11、卡瓦 12、下锥体 13、滑套 14、换向筒15、压环 16、下接头 17、冲管接头 18、钢球 19、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上接头1与充填中心管3丝扣连接,充填中心管3中间与下中心管6左旋丝扣连接,下部与滑套13用销钉连接,充填中心管3、滑套13、冲管接头17安装在装置的最内层,坐封活塞2间隙配合在上接头1、充填中心管3和外筒5之间,打捞接头4与下中心管6销钉连接,下中心管6与下锥体12丝扣连接,上中心管7的上部悬挂在外筒5上,下部与上锥体9丝扣连接,胶皮筒8套在上中心管7上,上锥体9和下锥体12用锁环分别锁在卡瓦支架10的上、下部,卡瓦11安装在卡瓦支架10的卡瓦槽内,下锥体12连接换向筒14的上端,换向筒14的下端与压环15连接,压环15与所述的下接头16左旋丝扣连接,所述的充填中心管3与滑套13的上端连接,滑套13下部与冲管接头17丝扣连接,钢球18位于冲管接头17上部的腔内。
使用时,利用油管将装置送入油井内设计位置后,从油管正憋压12-14MPa将装置铆钉在套管内壁上,油管与套管环行空间密封,然后继续加压至18MPa以上,将循环孔内外连接通,同时冲管接头下移将防砂管入口关闭,关闭套管闸门,从油管内按一定砂比将液体挤入油层进行高压冲填,充填砾石堆积在套管外边,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打开套管闸门进行低压冲填,这样充填砾石堆积在套管和防砂管柱之间,将套管和防砂管柱之间填满充实,充填完成后进行洗井,反洗井后正转油管20-25圈,将油管和防砂管通过充填装置实行分离,上提油管,将防砂管留在套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永平,未经冯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