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现社会和谐的交道口人车分行设施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761.1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齐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晓雨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36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现 社会 和谐 道口 分行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设施,尤其是指一种公路交叉路口的设施。
背景技术
现公知的行人和车辆较多的交叉路口多是用红绿灯控制,行人和车辆在同一高度的路面上由红绿灯控制分时通过路口,影响车辆的行驶时间,交通拥堵,事故也较多;还有的交通繁忙的路口设置专用于行人通过的地道或天桥,车辆在平地行走,让行人为车辆让路,完全由行人分担交通拥堵的麻烦,为行人带来很大的不便,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公路交叉路口的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设施,它解决了交叉路口的拥堵问题,缩短了车辆在城市的行驶时间,使行人和车辆共同解决和分担交通拥堵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由两条公路交叉形成的交叉道口,每条公路由中部的机动车道和路两边的人行道组成,在接近路口时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在垂直方向上分离,机动车道坡向地下,人行道坡向地上;各坡形的机动车道在坡底接圆环形的平面圆环形车道;各坡形的人行道在坡顶接一个圆形的人行道圆台,此人行道圆台位于凹进地面下的圆环机动车道的正上部;
在上部的人行道圆台内有圆环自行车道和各坡形的人行道坡顶连通,圆环自行车道通过圆环隔离台,内接圆形的行人步行区;人行道的地上部分在道边有护卫档栏;在地面上的人行道接上坡路的地面处,有斜向右侧的在地面上的右转弯道,右转弯道和右侧相邻的人行坡道下的平面人行道连通。
这样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同完成人、车在垂直方向的分行,人行道不是现在的过街天桥这样高,机动车道也不是现在的人行过街地道那样深。
采取以上技术措施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人和机动车都不太费劲而又能各自保持畅通无阻,通过路口机动车和行人互相垂直离开地平面,根本改变现存的天桥和地道只由弱势群体的行人远离地面,为强势群体的有车富人让路的现状,是和谐社会的体现。
下面参照附图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空中俯视图,其中虚线部分是地平面以下的机动车道部分,实线部分为地面以上的人行道部分;
附图2是图1中的十字路其中一条左右方向公路顺其中心线的垂直刨视结构图,其中上部为人行道,下部为机动车道;
图中1.机动车上坡道,2.地下转盘车道,3.机动车下坡道,4.地下圆环车道的绕行圆台;5.人行道的下坡道,6.人行道的上坡道,7.人行道的右转弯道,8.圆环形自行车道,9.步行区,10.环形花坛护栏,11.圆环隔离台,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十字形道口,它由路中部的机动车道和路两边的人行道组成,在接近路口时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在垂直方向上分离,机动车道坡向地面下,人行道坡向地面以上;各坡形的机动车道在坡底部接圆环形平面的转弯用地下圆环车道(2),地下圆环车道的上部空间高度为车辆正常通行的高度,圆环车道的中部设置圆形的绕行圆台(4),根据交道口的大小不同,绕行圆台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柱(12),支撑柱的上部和人行道圆台的底部相接;各坡形的人行道在坡顶接一个平面的人行道圆形平台,人行道圆形平台位于凹入地面下的圆环形机动车道之上,它专供现在人行道上的行人通过路口直行和左转弯用;
人行道上部的圆形平台从外到内依次为环形护栏、花池、圆环形自行车道(8)、圆环形的隔离台(11)、圆形的步行区(9),步行区内可兼设行人休息的公共设施,对很大的路口可设置自行车出租业务以减缓交通压力减少汽车的使用量,人行道的圆环形自行车道和各坡形的人行道上端连通;为保证行人的安全,人行道位于地面之上部分的坡形道除了现有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的绿化池外,另在外侧安装安全防护栏;为避免右转弯的行人过路口上下坡,在人行道的上坡道下部的地面的平面路段处,设置位于地面的斜向右侧的右转弯道(7),右转弯道和右侧人行道下坡路口下的平面人行道连通,供右转弯的行人不上坡直接转弯用。
凹入地下的圆环形机动车道的上部空间,是由人行道在路口向上台高一部分,机动车道向地下凹进得一部分来实现的,所以人行道不象现在的行人过街天桥那样高,机动车道也不太深,这样就使行人和机动车过路口都不太费劲而又能各自保持畅通无阻,无需再使用红绿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晓雨,未经齐晓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