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045.1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兵范;翟所国;董曰喜;唐忠义;赵庆民;苏强;刘增松;张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兵范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压 磁化 降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范畴,具体涉及煤矿井下作业降尘用的一种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煤矿中综放工作面采取了采煤机内外喷雾、转载点及两顺槽使用水幕、架间喷雾、放煤及移架喷雾等措施;综掘工作面采取了使用除尘风机、净化水幕、综掘机内外喷雾等防尘措施;炮掘工作面采取了放炮喷雾、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洒水、净化水幕等防尘措施。
现有的防尘设施主要是常水喷雾净化防(降)尘,是通过水雾捕捉粉尘而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传统的常水喷雾净化防(降)尘设施,对产尘量大的地点粉尘浓度仍降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允许浓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矿井生产规模的扩大,凿煤的效率和产量不断扩大,高产高效必然会造成矿尘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偏高,传统的常水喷雾净化防(降)尘设施降尘效果,远远不能达到降尘及溶解有毒有害气体的要求。
2、传统的常水喷雾净化防(降)尘设施,水雾行程距离较近,形成的水雾范围较小,降尘效果差。
3、传统的常水喷雾净化防(降)尘设施,喷雾水不经过滤其喷头经常被堵,需经常清洗或更换,安装维护困难,也难以满足使用现场经常迁移的需要。
4、传统的常水喷雾净化防(降)尘设施用水量大,而且喷雾压力低,雾化形成的小水珠获得的动能小,不能有效捕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研制一种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提高防尘设施的降尘效果,改善井下职工工作环境,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研制一种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其特征是:整个装置设置在活动底座上,主要由压力罐,压力罐出口经联通部件和喷雾部件连接构成;其中:
所述的压力罐2内设置磁棒3和过滤网4,压力罐2侧壁设置控制风压和水压的单向阀门6-1和6-2,单向阀门6-1和6-2一端分别与压力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进风管7和进水管8连接;
所述的联通部件设置为固定连接管和活动连接管组合;
所述的喷雾部件设置为喷管和喷头组合。
上述的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罐2内的磁棒3设置为磁力不低于4000GS。
上述的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罐2内的过滤网4设置为80~120目。
上述的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连接管设置为钢管,活动连接管设置为耐压胶管,两者连接组合成联通部件。
上述的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管由支撑套管11和喷管的滑动臂9镶套配合,喷管的伸展臂10上设置喷头组12,两者组合成喷雾部件。
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的工作原理:
常水通过进水口、单向阀进入压力容器后,通过永磁棒得以产生大量负离子,再经过80~120目过滤网得以滤去杂质;高压风经过进气口——单向阀进入压力容器后,将水由高压胶管压出,经过喷管部件的喷头喷出带有负电荷的水雾。由于矿井粉尘本身带有正电荷,因此带有负电荷的水雾喷出后会自动捕捉带有正电荷的粉尘,大大增加了捕尘量,产生了极佳的降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该风压滤水磁化降尘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且不易损坏,便于井下现场的维护与管理,可满足现场随时迁移的需要,各产尘点均可应用,适用范围广泛。
2高压风将水喷出后被雾化,雾化形成的小水珠获得的动能大,雾化效果好,水雾行程长,形成的水雾范围大,增加了降尘效果。
3带有负电荷的水雾喷出后会自动捕捉到带有正电荷的粉尘,大大增加了捕尘量(捕尘量成百倍的增加),有效抑制了尘源生成量,产生了极佳的降尘效果(见使用效果表)。
4单向阀的应用避免了高压风与静压水的相互沟通;压力容器内设有80~120目过滤网,且能拆洗,杜绝了喷头堵塞现象。
5该降尘装置用水量小,节约了防尘用水量。
(一)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形态示意图;
图2是压力罐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磁棒——磁棒固定架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磁棒——磁棒固定架状态的A向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滤网——滤网固定架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滤网——滤网固定架状态的B向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喷雾部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二)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兵范,未经马兵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