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防撞护栏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5963.2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江进范;崔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安福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2 | 分类号: | E01F15/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9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使行使的车辆减速、反向或停止行使的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位于道路之间的可提供临时通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一般每隔两公里左右设置一处中央分隔带应急口,应急口长度一般为60米,中央分隔带应急口平常处于关闭状态,将对向行使的车辆完全隔开。在一侧道路进行维修或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中央分隔带应急口打开,车辆可临时越过中央分隔带应急口进入对向车道进行紧急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口活动护栏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伸缩式护栏与插入式护栏,伸缩式护栏虽然伸缩方便,但防撞性能较差,安全性不高;插入式护栏虽结构简单,但其卸装过程繁杂,易延误时间造成损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现有技术也有采用折叠式的护栏,如2007年1月10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856145Y,其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防撞护栏,提供一种具有折叠连接的活动节和活动立柱结构,通过活动节与固定节之间的锁销合页连接,以及活动节与活动立柱之间的卡扣抱箍结构,使所述的折叠式防撞护栏可以从中间打开锁具,以折叠的方式折叠活动节至固定节一侧,拔出活动立柱,从而最大限度的打开隔离带应急口。但此结构的万向轮直接暴露在外面,容易生锈、损坏,使应急出口的防护栏不能正常使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易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万向轮内藏式的折叠防护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活动节、活动立柱、固定套管、活动套管、万向轮,活动节与活动立柱通过锁销合页连接,固定套管分内固定套管与外固定套管,两套管皆插入路基内,活动立柱的下方连接活动套管,活动套管下端位于内固定套管与外固定套管内组成的空腔内,万向轮设置在活动立柱下端,万向轮位于活动立柱、活动套管与内固定套管组成的空腔内。
活动立柱与活动套管通过紧固装置连接,紧固装置通常采用螺栓形式;万向轮提高了防护栏折叠活动节的灵活性,由于万向轮位于活动立柱、活动套管与内固定套管组成的空腔内,避免了万向轮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万向轮生锈老化,以及其它损坏。活动立柱通常采用圆形管,便于活动立柱的拔插动作。为提高防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固定套管插入路基内,活动套管插入固定套管内,由于活动立柱的下方与活动套管连接,这样整个装置就固定在路基内,坚固耐用,可有效防止车辆的撞击。
当发生特殊情况需要打开隔离带的应急口时,将对应的活动立柱下的固紧装置打开,将活动立柱与活动套管分开,打开与活动立柱连接的锁销合页,可将活动节折叠。活动立柱与每节活动节的一侧通过两个锁销合页连接,两个锁销合页分别对应不同的折叠方向。
活动立柱、活动套管、固定套管之间可以采用以下多种连接方式:1.活动套管与固定套管连接在一起,固定在路基内,活动立柱向上提升可以与活动套管分离,活动立柱上设有上卡槽与下卡槽,活动套管通过紧固装置以及卡槽与活动立柱紧固;2.活动套管为可以自由活动的圆形管体,其可以上提,与固定套管分离;3.活动套管与固定套管连接在一起,固定在路基内,活动套管未插入固定套管的部分为半圆形,活动立柱可以从该半圆形的活动套管的缺口进出。
活动节的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菱形等采用多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保护万向轮,防止因万向轮的损坏而造成防护栏不能正常使用以及造成损失,有效地延长了防撞护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折叠防撞防护栏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折叠防撞防护栏的外形俯视图;
图3为活动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活动立柱与活动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动节1、活动立柱2、外固定套管9、内固定套管10、活动套管7、万向轮8,活动节1与活动立柱2通过锁销合页3连接,外固定套管9与内固定套管10插入路基11内,活动立柱2的下方通过紧固装置6连接活动套管7,活动套管7插入外固定套管9与内固定套管10组成的空腔内,万向轮8设置在活动立柱2下端,万向轮8位于活动立柱2、活动套管7与内固定套管10组成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安福门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安福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5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件外围的金属布设方法
- 下一篇:电路板线路布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