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5075.0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1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臣;秦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蕾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还是燃油锅炉,都存在热效率偏低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热能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而浪费掉。随着全球能源紧张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种能源浪费一方面直接导致供热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高温烟气携带大量热量和粉尘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大气层气温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将锅炉燃烧排放的烟气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热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带有保温层的壁体,其特征在于:壁体一侧设置有进烟口,另一侧设置有出烟口;壁体上还分别开设有进空气口和出空气口;横隔板、竖隔板以及壁体的内壁将壁体内腔分割为互相独立的三个空间,其一为与出空气口连通的热空气通道,其二为分别连通进烟口和出烟口的通热交换室,其三为与进空气口连通的空气室;若干条采热管设置在热交换室内,采热管的进气端口探入到空气室中,采热管的出气端口探入到热空气通道中。
在进空气口外端,安装有进气量调节百叶和空气过滤器。
在靠近进烟口处的采热管上,固定有保护层。
还包括固定于壁体内壁上的导向板,导向板与竖隔板走向呈30-5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利用锅炉燃烧排放的烟气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再将热空气输回到锅炉燃烧室内重复利用,可以节约燃料成本70%左右。(2)、锅炉燃烧烟气经过在本装置中折返流动,不仅热量得到吸收利用,排放烟气温度降低(由原来的330℃左右降低到100℃以下),而且其中的粉尘回落并被收集清除,减少了排放烟气中的粉尘密度,环保性能非常突出。(3)、属于常压装置,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保温层的壁体1,壁体1一侧设置有进烟口5,另一侧设置有出烟口11。壁体1上还分别开设有进空气口9和出空气口14。壁体1下端开设有清渣门16。在壁体1下端安装有支撑腿15。
横隔板6、竖隔板2以及壁体1的内壁将壁体1内腔分割为互相独立的三个空间,其一为与出空气口14连通的热空气通道7,其二为分别连通进烟口5和出烟口11的通热交换室12,其三为与进空气口9连通的空气室8。若干条采热管13设置在热交换室12内,采热管13的进气端口探入到空气室8中,采热管13的出气端口探入到热空气通道7中。
在进空气口9外端,安装有进气量调节百叶和空气过滤器10。在靠近进烟口5处的采热管13上,固定有保护层4,避免温度过高的烟气对采热管13的侵蚀。导向板3固定于壁体1的内壁上,与竖隔板2走向呈30-50度夹角。导向板3的作用有两个,其一,用于连接固定壁体1,其二,将从进烟口5进入的烟气导入热交换室12内部,减缓烟气流速,并延长烟气行程,均匀分配烟气流向,提高采热管13的热吸收率。
根据所配套锅炉的规格不同,热空气通道7的设置形式不同,对于大型锅炉,本装置的热空气通道7的设置形式如图3、4所示,热空气通道的纵向部分靠近壁体1一侧。这种形式有利于根据需要加大热空气通道的空间。
对于小型锅炉,本装置的热空气通道7的设置形式如图1、2所示,这种形式由于热空气通道的纵向部分被热交换室12包围,具有保温性能好,热量利用率高的特点。
如图5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锅炉18的排烟口与本装置的进烟口5连接,通过管道将从本装置出空气口14排出的热空气输送到锅炉18的清渣室19内。在清渣室19下方的清渣池17内注满水,将清渣室19和清渣池17之间的缝隙封闭。
从锅炉18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从本装置的进烟口5进入热交换室12中,经过热交换后从出烟口11排放。常温空气经从进气量调节百叶和空气过滤器10从进空气口9进入空气室8,再流经采热管13采集热量后进入到热空气通道7中,高温空气从本装置出空气口14排到锅炉18的清渣室19内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蕾,未经秦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5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