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章鱼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4643.5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0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兆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兆暖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95/00;A01K8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山东省招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章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钩,特别是一种章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章鱼的捕获办法是采用在绳索上系多个海螺壳,放入海中几个小时,等章鱼钻到海螺壳里面以后,再把海螺壳提出水面。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捕捞能力大、结构简单、充分利用了章鱼习性特点的章鱼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章鱼钩,由索环(1)、铅坠(2)、鱼钩(3)组成,其特征是:鱼钩(3)铸在铅坠(2)的一端,索环(1)铸在铅坠(2)的另一端;6~8个鱼钩(3)以伞形组成一束铸在铅坠(2)的一端,铅坠(2)的表面覆有反射光或发荧光的塑料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由于采用了6~8个鱼钩以伞形组成一束铸在铅坠的一端,铅坠的表面覆有反射光或发荧光的塑料膜,充分利用章鱼对光线敏感的特点。因而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索环 2、铅坠 3、鱼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章鱼钩,由索环(1)、铅坠(2)、鱼钩(3)组成,6~8个带有倒刺的鱼钩(3)以伞形组成一束铸在圆柱体状的铅坠(2)一端,索环(1)铸在铅坠(2)的另一端;铅坠(2)的表面覆有反射光或发荧光的塑料膜,以使本章鱼钩在海水中引起章鱼的注意;在索环(1)上系好绳索,投入海中即可垂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兆暖,未经宋兆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