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冻、防盗回压表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4129.1 | 申请日: | 200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7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英;韩继盟;张子海;杨东明;藏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胜精攻无棣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如水 |
| 地址: | 251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冻 防盗 回压表阀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用井口阀门,特别是一种用于原油生产过程中井口提取压力资料的防冻、防盗回压表阀。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从井口提取压力资料的阀门,一般是在回油管中开一个口,焊上一根一头带螺纹的短管,然后在管的外端安装一个阀门。取资料时,装上压力表打开阀门即可,比较方便。这种取油方式,存在着两个不足之处。一是不防盗,油田原油被盗事件屡有发生,相当一部分是从这个阀门上盗走的。有的油田,为了防盗,在回压表阀上加一个防盗罩锁住,这样防盗比较麻烦,效果也不理想。二是不防冻,由于短管与阀门处的原油,在生产过程中,是处于静止状态,不流动。当天气较冷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管中的原油便会凝稠,如果原油含水较多,还可能冻结,严重时阀门冻裂,取资料时,只有通过加热使原油变稀或解冻后,才能提取资料。此中方式提取资料的过程较长,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在井口动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冻、防盗回压表阀,该阀安装在井口回油管的内部,为半内置式,整个阀芯部分全浸在流动的原油里,阀门内原油与管中的原油是同一温度,且处于流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阀主要由连接丝扣,阀体、阀芯、保温环型空间、连接套、弹簧及弹簧座所组成。阀芯上部采用环槽和倒丁字形圆孔对液体进行导流,而阀芯下部则采用直槽导流液体。在弹簧的作用下,阀为常闭式,安装回压表时,在表体的作用下阀芯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此时导槽内的液体通过椎面至环形槽到倒丁字圆孔与压力表联通并指示压力提取资料,实现提取资料的目的,当资料提取完毕或需经卸下回压表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上移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使用过程中,不会有原油外渗,外喷,外溅的现象发生,环保性好。操作时,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连接丝扣、2为阀体、3为保温环型空间、4为连接套、5和6为阀芯、7为弹簧、8为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阀安装在油井回油管的内部,为半内置式,整个阀芯部分全浸在流动的原油里,其外露部分是用于与回压表联接,该阀主要由连接丝扣(1)、阀体(2)、保温环型空间(3)、连接套(4)、阀芯(5、6)、弹簧(7)、弹簧座(8)所组成。其阀体(2)与阀芯(5、6)、采用椎面密封,阀芯(5、6)上部采用环槽和倒丁字形圆孔对液体进行导流,而阀芯(5、6)下部则采用直槽导流液体。在弹簧(7)的作用下,阀为常闭式,安装回压表时,在表体的作用下阀芯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此时导槽内的液体通过椎面至环形槽至倒丁字圆孔与压力表联通,并指示压力提取资料,实现提取资料目的。当资料提取完毕或需要卸下回压表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上移自动关闭。回压表与阀体采用丝扣连接,为了便于利用回压表体下部打开阀门,该阀采用了加长阀芯。为增强防盗能力,阀芯采用1至2毫米小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采油井,具有良好防冻功能与独特的防冻功能,特别适用与我国广大北方寒冷地区,为寒冷地区油井提取资料提供了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胜精攻无棣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胜精攻无棣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