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热法中药萃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3339.9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丽;董传海;亓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秀丽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加热 中药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加热法中药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和装备,直接关系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和治疗效果。传统的中药提取主要采用煎煮法、蒸馏法、溶剂浸提法,由于这些方法容易操作、结构简单、对工艺和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在基层医院广泛被采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的不足是:由于不能集搅拌、混合、输送、加热于一体,所以提取率低、速度慢,影响治疗效果,且提取液中容易产生较多杂质。目前,较先进的设备是超临界CO2萃取设备,一般包括萃取塔、上盖、原料进口、产品出口、CO2入口、分配器等,这种设备和方法,对中药材的有效成份提取纯度高,而且提取率也较高,但存在的问题是高压下密封困难、投资大、生产成本高,所以,在一般医疗机构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不仅能提高中药萃取率、萃取纯度,而且能减少投资、降低能耗、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中药制剂中的太阳能加热法中药萃取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太阳能加热法中药萃取装置,由箱体、支架、电机、调速箱构成,箱体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在箱体的右端上侧设加料斗,下侧设萃取后液体流出口,在箱体的左端上侧设萃取剂加入筒,在箱体的左端端壁上设排料口,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设平行的左推螺杆和右推螺杆,左推螺杆和右推螺杆上的螺旋片相互交叉,在螺旋片上分别设有滤孔,箱体的壁为双层,在箱体的左端通过出水管接循环泵,循环泵通过输水管接太阳能热水器内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再通过回水管连接箱体右端的热水进口,热水通过热水进口进入箱体内、外层壁之间的加层腔内,实现对箱体内隔离加热。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支架的上端设有楔形垫片,通过楔形垫片可调节箱体的斜度,其箱体的斜度为0-10度;所述的热交换器为螺旋管,设在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箱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启动电机,通过调速箱的输出轴带动左推螺杆和右推螺杆同时转动,中药粉体慢慢地从加料斗进入向箱体内,萃取后的残渣从排料口排出,萃取剂从萃取剂加入筒进入箱体内,萃取后的液体从萃取后液体流出口流出,中药粉体和萃取剂液体在箱体内相向流动完成传质和传热,以便保持较大的浓度差,可提高萃取效率,加热水从热水进口进入夹层腔,并通过循环泵循环促进流动,可降低能耗;中药粉体的粒径一般控制在0.5-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集搅拌、混合、输送、加热、过滤于一体,使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效率高,同时采用太阳能加热,可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箱体内左、右螺杆轴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太阳能加热法中药萃取装置,由箱体1、支架2、电机3、调速箱4构成,箱体1的两端固定在支架2上,在箱体1的右端上侧设加料斗5,下侧设萃取后液体流出口6,在箱体1的左端上侧设萃取剂加入筒7,在箱体1的左端端壁上设排料口8,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设平行的左推螺杆9和右推螺杆10,左推螺杆9和右推螺杆10上的螺旋片11、11′相互交叉,在螺旋片11、11′上分别分别设有滤孔12、12′,箱体1的壁为双层,在箱体1的左端通过出水管接循环泵13,循环泵13通过输水管14接太阳能热水器15内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再通过回水管16连接箱体1右端的热水进口17,热水通过热水进口17进入箱体1内、外层壁之间的加层腔18内,实现对箱体1内隔离加热。在支架2的上端设有楔形垫片19,通过楔形垫片19可调节箱体1的斜度,其箱体1的斜度为0-10度;所述的热交换器为螺旋管,设在太阳能热水器15的热水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秀丽,未经孙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